第40章 第40章

八零之发家养娃 络缤 4566 字 6个月前

可这种环境还是让人感到非常窒息,哪怕她很坚强,可先经历了丧夫之痛,又遭遇这些,哪里能毫不在意的。

原本水灵灵的一个人,现在瞧着枯瘦苍老。

“小姑姑是个特别能干的,从前能说会道的,干活也是一把好手,还识字呢!当初村里人都说你们是咱们村的两朵金花。当初咱们家出事,她当时也刚没了丈夫,成天以泪洗面,却还不忘拿钱过来。”

曾经两朵金花一个成了寡妇,一个离婚,一度令村子里的人令人唏嘘。

被陆东升提起,陆夏也想起了这么一个人。

和陆夏充满书卷气、温婉模样不同,小姑姑陆娟看起来更阳光大气,更有劳动人民的蓬勃朝气,就像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画像一样,目光里充满了对生活的奔头。

一提起她,认识她的人脑海里绝对最先涌现出的是她大大的笑容,她的笑非常的有感染力。

可这样的一个人,现在已经没法笑得那么灿烂了。

“只要她愿意,就她吧。到时候我会重新租一间房子,让她和海霞住一个屋。”

陆夏并不喜欢跟人同一个屋子,虽然也能住,可有自己空间她会更自在,如此一来正好。

陆海霞:“姐,咱们屋子不是还有床吗,不用再多花钱租一间。”

“以后咱们的货越来越多,东升和冬子那个屋已经堆不下了,以后放你们那屋。”

他们没有客厅和餐厅,平常吃饭得进房间里吃。

一开始还能在东升和冬子的屋子,现在都堆着货就不合适了,就换成了陆夏那屋。

门面那也有仓库,可地方还是太小了,有时候需要这边作为临时周转地。

陆东升又提起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也是他们一帮子从小一块玩的兄弟,跟冬子和陆海霞都很熟悉,人品也没得说。

那人叫猴子,他是地地道道本地人,祖上就是这片土地上的。

他也跟很多本地人一样长得不高,还非常地瘦,眼睛却很大很圆,因此被叫做猴子。

“猴子特别机灵,跑得还飞快,我们三个这么长的腿都跑不过他。”

如果是直线距离,大家还能打个平手。

可如果换作是山林,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那猴子就跟猴子一样,你还未反应他已经消失了。

陆夏觉得这个人不错,光会打还不行,两个人再能打能打得过几个,得有个机灵的能去送信,这样才能反杀回去。

“就他们吧,一会你找人传信。”

一行人将货运到门面,门面已经重新装修好了,原本有些破旧的外墙,刷了一遍白漆之后,顿时显得新了不少。

白漆加上阳台上的花,显得干净又漂亮,在整条街都非常的显眼,是现在县城所没有的雅致。

因为之前并不是门脸,门洞也就比一般门面要小一些,再开一个门洞还有一小片墙壁。

陆夏觉得自己可以在门口边摆两把椅子和一张圆桌,墙壁上做点绢花或者干花装饰,这样就更有腔调了。

陆东升是个很细致的人,在做隔开楼梯的时候,还让人在墙上做了扶手,方便两老抓着上下楼梯。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老两口非常的高兴,现在看陆东升就跟亲孙子似的。

那几天装修,还经常下楼送水,送吃的。

房门被打开,里面并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将后面用板子隔了起来,因为没有刷漆,所以看着有些简陋。

陆夏并不急着将货搬进去,而是找出在交易场买的瑕疵布,将它们先钉在墙面上当作装饰。

瑕疵布是染坏了的,原本你应该是纯蓝色,结果还染上了绿色、红色等。

虽说只是一小片一小片的,依然非常影响销售,也就贱卖了。

陆夏觉得晕染得并不难看,反而还多了一点生动,就买下来当墙布用。

挂上去果然效果还挺不错的,虽然依照陆夏的目光来说,非常的简陋,可放在现在的南虹县,那绝对是独一份的。

大家现在都是大白墙,或者半墙是其他颜色的,没有整面墙都是其他颜色的,瞧着就十分特别。

陆东升几人非常地捧场说好看,比大白墙上档次多了。

服装店所用的挂衣架陆东升也让人做好了,他们就住在家具厂,找人做这些非常的简单,都不用他去动手。

墙布钉好之后,架子归位,哪怕没有挂上衣服,都觉得不一样了。

“东升,你知道家具厂有哪个师傅手艺不错,可以用木头雕东西的。”

陆东升是交际小能手,在外头都混得风生水起,住在家具厂更是早就混熟了。

家里烧的柴火,没少从家具厂拿那些舍弃的废料。

“雕东西?”

“不用很精细,我想让他们帮我弄个人偶模特。”

省城也有卖那种假模特的,可是非常的贵,还不好带回来。

“这玩意小张应该就能做,我看他没事就那用废木料在那刻东西,之前我看他刻木马可漂亮了,我之前就想着等满满周岁的时候,让小张帮忙做个木马呢。”

“那你帮忙去问问,要是价钱合适,就定两个。木头不用多好,别太容易开裂就行,能轻一点更好。”

“行,包我身上了。”

陆夏和陆海霞坐了一晚上的车,在车上也没怎么睡好,将货物大致规整了一下,就回去洗漱睡觉了。

陆夏下午刚睡醒,整个人还有点晕乎乎,陆东升就激动地让陆夏赶紧去门面。

“那些人知道今天货已经运到了,都等不急要买。姐,我不敢乱动东西,也不知道价钱,你赶紧去把衣服拿出来吧。”

陆夏立刻醒了,匆匆洗把脸,就跟陆东升一块赶往门面。

走到服装店,门口已经有八--九个青年在等了。

有个男青年穿着牛仔喇叭裤,手里还提着个像砖头一样的卡式录音机。

录音机对外放着《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引来路过的人不时地回头观望,还有一群孩子蹲在一边托腮听歌。

现在有一台录音机可不容易,这种还不是双喇叭的录音机,就需要一百二十多块钱,而且进货很少,想买还得有门路才行。

《少林寺》自打上映以来就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电影院里一直都有在播放。

县城里大人小孩基本都看过,电影里的《牧羊曲》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连孩子都能哼几句。

几个青年拿著录音机往门口一站,就成了吸引流量的活广告。

大家纷纷好奇,这是在干什么呢。

小店招牌现在还用红布半遮着,既表明准备开张,又能从那一半看出这是一家服装店。

陆东升笑着跟那些人打招呼:“让大家久等了,这次我姐进了不少裤子衣服,不怕再缺货了。”

“我这次还拿了现在特别流行的衬衫,配上牛仔喇叭裤最好看,你们一会可以一起看看。”陆夏一边开门一边笑道。

那些人看到陆夏的样子,都有些扭捏,倒也没有胡来,也没跟着进去,就在外头看着。

陆东升刚才也说了,他们早上才刚进货回来,都还来不及整理呢。

因为之前稍微整理过,所以陆夏很快将裤子和衬衫翻了出来。

“你们进来看看喜欢什么样的,都可以试穿,墙上就有镜子,穿着觉得好了,再买也不迟。”

“还能试穿?”一个女孩惊喜。

现在卖衣服都是不能试的,完全凭借眼力劲。

供销社的人态度有不好,多看一眼就招白眼,让挑选衣服更艰难。

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买成衣,要是不合适还得多花钱找裁缝改。

“对,女孩要是觉得不自在,可以进到后面仓库去换,那里有门可以拴起来,就是里面闷了点,气味不太好。”

陆夏在外头有专门拉帘子换衣服的地方,只不过现场这么多男的,让一个女孩在薄薄的布里头换衣服,女孩子们脸皮薄恐怕不敢这么做。

陆夏一边招呼,一边将各个款式的衣服拿出来,用衣架挂好,往挂衣架上摆。

这群人虽然目标是牛仔喇叭裤,兴许也对其他衣服感兴趣也不一定。

果然,有女孩就看中了那些裙子。

“去试试呗,不试试哪里知道合不合适,你要是不满意也不会让你买的。”陆夏怂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