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不得不赞同

恐怕朝中重臣牵涉甚广,北境军行动之时,他会逐一揭露,那时楚国民心不稳。

那些忠于太子之人会如何?他们会相信本将军所言,一切只是巧合,是意外,是天不佑太子吗?”

张世显冷笑一声,当然不会,无论出于愤怒还是别的心思,那些人都会坚信先太子正如北境之王所言。

以大仁大义之名陨落,一旦承认一部分,便无法否认其余,何况在这些人眼中,

他们别无选择,身上烙印着先太子的痕迹,即便新帝被赶下台,

另立的宗族成员登基,也不会重用他们,满朝文武也不会允许。

张世显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些昔日追随先太子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想想看,除去武将护卫,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在先太子在世时,其地位稳固。

太子府的大小官员都是陛下一手扶持,或是家族背景深厚,盘根错节,

或是自身才智出众,可以说楚国未来二十年的中坚力量,尽在其中。

舍弃他们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张世显亦是无可奈何,他知道这些人只能接受命运,但现在的情势不同了...

陈平的檄文揭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宣告了太子为大义献身,留下遗愿,赋予了太子府官员神圣的使命。

他们效忠月灵公主不仅是忠诚的象征,更是无上的荣耀,即使此事传遍民间,甚至各国,也将被千秋万代铭记。

这将是他们永载史册的功绩,张世显无需多言,这份诱惑无人能抵挡。楚灵儿虽身为女子,但她继承正统,身为嫡女,加之先太子的大义在前。

众人无需赘言,一句遵循旧主之命,便有了行动的信念与力量。而楚灵儿,她已委身于大魏的北镇王,即便才智过人,心力耗尽,也无法独自承担一切。何况她曾是尊贵的小公主,可用之人寥寥无几。

不倚重先太子的亲信,难道要依赖那些向新帝俯首的新贵?答案显而易见!

副将骤然警醒,此前未曾深思此点,如今经张世显点拨,如雷贯耳。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大将军所言远不止于此。那些朝廷的老臣呢,追随先帝多年,视名誉胜过生命的人,他们又该如何抉择?

新帝垮台,已无关是否胜任皇位,杀父、弑母、害兄……罪行罄竹难书。只要北镇王出示先太子的遗诏,他们便陷入被动。要么辞官归隐,不再言语,至少保住糊涂之名,虽英名尽毁,但不至于沦为叛逆。然而,若有人激进,恐怕唯有以死谢罪。

他们能做什么?再次拥立楚灵儿?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陈北王早已堵死了这条路。从密信中可见,他已将这些人定为糊涂之辈,若非满朝文武疏忽,先太子何至孤立无援,被迫赴死。副将咬牙切齿,真是狠辣。

北镇王恐怕并非针对月灵公主,若此事由大将军出手,想必他会劝楚灵儿忍辱负重。楚国的人才啊,也是出于无奈,按照他的设想,月灵公主也会同意。但这凭什么?

副将沉默片刻,确实思考过,如果那些人不等待,不观察大将军的动向,而是立即反抗,誓死守护先太子,事情还会如此发展吗?接着,冷汗滑落,因为他不得不承认,事实未必如此。先太子不会死去,一旦大将军归来,即可挥师讨伐。他甚至无法责怪陈平,毕竟他并非楚人,不会从楚国的长远稳定出发。这些人被清除出朝廷,似乎并无太大影响。当然,并非说满朝文武皆无能,就像张世显揣测太子府官员的心态一样,副将也在揣摩这些老臣,他们都选择了沉默,尽管楚灵儿宽容大度,无意追究。

但他们内心深处,恐惧已然滋生...

他们在需要言语交锋之际,总会先在心中默默祈祷,即便真心无私,亦忧虑引起黄帝的猜忌。

况且这些都成为攻击的靶心,朝廷表面上无血腥,却时时刻刻盼望着对方落入深渊。

动荡之时或许尚有顾忌,一旦局势稳固,那些曾附和太子的人还会保持沉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