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

皇明圣孙 西湖遇雨 3867 字 5个月前

否则的话,千万不要高估那些南洋国家的节操,眼见着这么多的财富没有足够的守备,就是一国国王都能马上化身海盗王,更何况南洋还确实有一位真正的海盗王陈祖义

马车缓缓驶入皇宫,朱标带着三个儿子来到了奉天殿前。

出去的时候还是中午,回来已是近黄昏了。

高耸的宫殿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庄严,朱红色的墙面上,雕刻着龙凤图案,细节精致,寓意着皇家的威严。

通报过后朱标整理了一下衣袍,戴正了发冠,带着儿子们走进了奉天殿。

大殿内,龙椅上朱元璋依旧没有休息,还在批阅奏折,他抬头看着朱标一行人走了进来。

“儿臣朱标,偕同三子,参见父皇。”朱标恭敬地行礼道。

“起来吧。”朱元璋挥了挥手,“今天去看的怎么样?”

“战舰船帆遮天蔽日,委实是从未见过的巨舰,若是能得百艘,想来大明水师定能横行四海。”

朱标并没有吝啬他的溢美之词,实际上也是这样,就这种巨舰,再配上三层全通火炮甲板的上百门火炮,若是真有一百艘来组成舰队,那就是上万门火炮,上万门火炮是什么概念?是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出现过的恐怖火力!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把大明国库掏空了也造不出一百艘来,眼前第一批只有十艘不到,最终切合实际的目标是三四十艘。

关于风帆战列舰的强大,朱元璋虽然没有参加下水仪式,但也略有了解,他相信朱标这话不是夸大之词,而当朱标说到水师将领们关于经费筹措的问题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意外,这个朱标之前就跟他私下商讨过。

朱元璋的目光在朱标的三个儿子身上扫过,最后停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标儿,那你带他们来,是有什么想法?”

看起来问的是朱标,但朱标当然明白父皇的意思,朱标只说道:“除了之前跟父皇商讨的事情,孩子们也有一些想法,都想为这件事情出些主意。”

说罢,朱标把三个儿子在马车上的讨论简单说了一下。

“大孙,关于你的提议,咱想听听伱的详细想法。”

朱雄英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于是他走上前一步,开始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皇爷爷,孙儿认为,要想筹措足够的经费来支持远洋舰队的建造,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发皇室产业,通过插足新行业和旧有独霸行业,来用商业手段筹集资金;二是开展皇室主导的海上贸易,利用大明丰富的物产和精湛的手工品,换取海外的财富。”

关于皇室产业的事情,朱元璋有着跟朱标相同的顾虑,虽然已经是第二次提及,但是依旧没有点头,不过皇室海外贸易的事情,朱元璋却听得很认真,他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又问了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前往南洋的航路等等。

如今大明有不少通过阴阳炁海获得的海上定位设备,因此远航不成问题,之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航行,主要是因为远洋舰队没有造出来,如今风帆战列舰虽然刚刚下水,但是以宝船为核心的舰队却已经有了数十艘的规模,不算特别庞大,但进行海外贸易尝试已经足够了。

因此,朱雄英关于等到宝船舰队完成对济州岛的增兵以后,就南下南洋进行贸易的提议,与朱元璋的宏图大略不谋而合,朱元璋一直想要将大明的声威远播海外,让四方来朝,海上贸易显然也有附带外交的效果,而远洋舰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你的想法很好。”朱元璋沉声说道,“但是,这些计划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海上情况复杂,自南宋以后,咱们汉人已经上百年没有官方下南洋了,你确定能够成功吗?”

“皇爷爷,孙儿有信心。”朱雄英坚定地说道,“只要不出满剌加海峡,南洋的海况绝对不可能倾覆我们的宝船。”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哪怕宝船是方头船,在远洋航行上比较吃亏,但南洋海域并不是那种波涛汹涌动辄巨浪滔天、飓风绵延的地方,而且根据朱雄英所知,郑和舰队也没有在南洋遭遇过什么特别大的海上灾难,因此他对于宝船舰队的出海,是有着充足信心的。

只在家门口不远处航行,顺着海岸线经过万里石塘,勘测一下鸟粪岛的位置,然后前往安南国和占城国,这一点并不困难。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大孙不仅有着过人的才智,更有着难得的魄力,不怕说错话承担责任,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大明的未来,需要这样有远见、有魄力的年轻人来引领.朱元璋的心态其实不难理解,对于老人,尤其是辛苦打下一片家业的老人来讲,他是很清楚子孙后代的能力大概率是不如自己的,所以子孙最好的办法就按他定下的规矩来不要瞎折腾,这样才能保住家业,所以对于家业的延续来讲,守成不是不好,可是如果后代真有能力,那老人肯定也不会拒绝让其将家业做大做强不是?

“这件事情以水师为主,内廷为辅。”朱元璋说道,“不过,货物置办、航线选择、人员确定、后勤筹措这些事情纷繁复杂,都需要慎重考虑,要拟一份详细的条陈上来,要能说服文武百官,明白吗?”

朱雄英闻言,心中一阵激动,这件任务也是他全面接触和了解水师与内廷的机会:“谢皇爷爷支持,孙儿定不负所望,竭尽全力,为大明筹措足够的经费,助力远洋舰队的建造!”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看看,什么叫勇担重任?

“好!需要的人力物力,咱都会让内廷尽力提供,但是这次出海要看到成效,如果筹集不到足够的经费,咱可是要唯你是问若是成功了,自然也大大有赏。”

朱雄英躬身行礼道:“孙儿一定不负皇爷爷所望。”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元朝虽然也搞海贸,但是那是以色目人为主,因为蒙古人征服了大半个世界,所以主要进行的是与几大汗国之间的海上贸易,跟现在大明面临的情况不是一回事,大明不仅是造船业废弛,而且关于海上贸易也是全面退步,需要从头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摸索。

随着朱元璋的拍板决定,朱雄英的计划正式得到了支持,他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朱雄英同时也充满了信心不就是早二十多年下西洋嘛,只要努力去做,这件事情做成的概率是很高的,不仅能够为大明筹集到足够的经费支持远洋舰队的发展壮大,而且还能将大明的声威远播至海外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