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水泥制法

【当你加入水以后,水泥粉末开始在水中溶解,这时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它会慢慢与水反应形成晶体结构,随着晶体相互交错越来越密集,最终就导致混泥土硬化了】

孙传时耐心说道:“依微臣之见,应是表示这符号中间的部分有2个的意思。”

这玩意用来加固长城会怎样?

同时由于对耕地的占用,导致关中地区粮食难以为继,势必要从全国各地转运粮草,所以才有了后来“就食洛阳”的制度。

【接下来就是生料的断烧了,首先在预热塔中加热至850摄氏度,加热后进入回转窑,在高达1450摄氏度的窑炉中进一步加热

“由此可见后世所谓化工体系的强悍,或者说是工业国的底蕴。”

如今蒸汽火车解决了粮食转运的问题,水泥,将会解决耕地占用的问题。

焦炭是炼钢的主要燃料之一,以如今的工艺,自然是能将其制成。

“那么好的钢,也只是用作建筑材料的命!”

换句话说,在洪武四年的今天,水泥是能造出来的。

【生石灰与水结合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钙也具有消菌杀毒的作用,其实生石灰具有消菌杀毒的作用就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因为目前关于化学这一学科的学问并不多,所以并未专门分出人来研究这一学问,科学部所有人都兼职这一学科。

洪武年间,金陵城。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先准备骨料,碎石及沙子的混合物,然后加入水泥,最后加入水】

朱元璋等人听了他的讲述,感觉很有道理,于是命人将之记录了下来。

“那这()符号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其成本是真的高.

“这水泥,成本这么高,其价格必然很贵,为何后世还应用这么广泛?”有人提出了疑惑,受天幕的影响,现在众人看东西是否能应用,一般都先看成本。

朱元璋算是听出来了,水泥建造的各种建筑也就防防所谓的“冷兵器时代”,对于火药大炮等,想来是没什么用的,这一点很早之前的战场就证明过了。

而且天幕是简短说明了一下石灰石、生石灰的反应和生成物,但孙传时知道,这里面应该是有個化学反应式子的,只是天幕略过了而已。

不过其在民用方面应该能大展拳脚,特别是以后如果人口如后世般爆炸式增长,那其价值会无可估量。

【粉末的熟料和石膏混合后,利用分离器过滤掉大颗粒最终就生成了水泥】

朱元璋其实一开始也比较怀疑,但如今看来,以后世的技术水准,那大概率是真的。

明,金陵城。

由不得他不愁,关中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堪称固若金汤。

“这氢氧化钙Ca(OH)2右下角的2代表着什么?”朱标疑惑道。

“依微臣之见,此应是代表其末位元素有2个的意思,如CO2。”

《可真刑!》

《以前没了解的时候以为这玩意儿要五六十一包,没想到才20[捂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