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马上纠正道:“这不对啊,彤彤。荷塘月色是文章,不是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一位一直在旁边蹭解说的游客,大声地朗诵起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然后竟然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
于是迟余就看到了一场,自发的散文朗诵节目。
“这就是水木青华,是青华园的园中之园……那四个字,据说是康熙皇帝的御笔……这两边的对联,是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
迟余看那对联,很是工整: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
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这个荷塘,可不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荷塘,刚刚我们见过的那个近春园的荷塘才是……”
“这是王国维的墓,就是写人间词话的那位,陈寅恪先生在这上边撰的文,里边的著名的一句话: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迟余在穿越过来之后,看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确实很有独到之处。
不过他对于李煜的评价,有些很中肯,说他让词的眼界变大,让词从伶工之词变成了士大夫之词,这些没有问题。
但是说李煜有赤子之心,性情最真,又有些过于偏爱。
当然,迟余想过,这大概跟李煜同样是亡国之君有关。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当作是消遣,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独创的境界说……”
老赵这人真行,有事他真上。
而且还讲的头头是道。
迟小倩已经有些小崇拜了。
彤彤却是听不懂,就跟着迟余,一手牵着迟余的手,一手牵着迪丽若白的手,嘴里嚷嚷着什么。
“老赵不是以前住在这边吧?”
迟余看着有其他游客,大概也是高考后来这里看的,已经围在旁边,听老赵讲解了,低声问苏艾菲。
苏艾菲笑了笑,道:“呵呵,你还真说对了。”
“啊?真的啊?不可能的吧?”迟余很意外。
苏艾菲道:“老赵的爸爸,是青华的学生,他妈妈是京大的学生,而且他姥姥姥爷,都是京大的教授。”
迟余更是震惊了。
他从来没有细问过老赵的“身世”,毕竟这种事情,问起来总是觉得有些尴尬。
震惊之后,就是艳羡。
“什么叫做底蕴?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底蕴吧?”
迟余感慨一句,然后又笑了:“这么说来,老赵大概是他们家,学问文凭最低的一个吧?”
“也不是。”
苏艾菲笑着说道:“他们家老爷子的文凭最低,只读过小学,还是私塾。”
“……”迟余无法可说。
老赵的爷爷读私塾那会儿,大概是有些人的大Q刚刚灭亡那会吧?
哦,也不能够。
听说老爷子现在还健在,那就大概是上世纪20年代的人,那会儿,大Q早就灭亡了。
然后,那会儿,正好是各种救亡图存的思想碰撞、觉醒的时候,同时,鲁迅同学已经开始在写《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的路上。
说起这个,看完青华京大,迟余就要进《觉醒年代》的剧组了。
迟小倩和彤彤还先不回去。
迟余的安排是,她们两个在这边再住一段时间,先熟悉熟悉京城的生活。
彤彤肯定是不想走的,迟小倩也就没办法走。
这一天,早饭时,迟余终于问小倩:“了解完青华、京大后,你觉得自己更喜欢哪个校园?”
虽然有些走马观花,按说做不出更好的决定。
但有时候,第一印象还是挺重要的。
迟小倩摇摇头:“青华也还不错,京大也还可以。”
“……”
迟余觉得,他被自己的妹妹给装到了,忍住吐血的冲动,说道:“那你就自己考虑吧。平时老陈不跟在剧组,你要是想去青华或京大,或者其他地方玩,让他带你去。”
“嗯,好。”迟小倩答应下来。
不过以迟余的了解,她肯定是不会愿意打扰老陈的。
或者整天宅在家里,或者坐公交或打车出去玩。
“还有,这个暑假,大概是你最轻松的时候了,可以少看点书。不过,别放弃学习的习惯,咱们那边的教育资源不如这里,要想大学不落后,我们还得努力,知道吗?”
“嗯,我知道的,哥。”
同样,迟余也知道,她和自己一样,是个爱看书的。
这几天,天天晚上,都看书到半夜,而且基本上已经在系统地看某一类书了。
迟余就说了一句:“你要是看书的话,可以先看的更广一些。”
“嗯。”
迟小倩大概是听进去了这个意见。
“还有照顾好彤彤,要是不想自己做饭,就叫外卖。对面若白姐姐在家的话,我让她和你们一起吃……”
“好啦,哥,你好啰嗦啊……”
迟小倩第一次觉得,自家的大哥,怎么这么话多。
又不是生离死别。
“哥哥,你好啰嗦啊,彤彤都快知道你下一句要说什么啦!”
彤彤又被了一刀。
虽然说童言无忌,但童言,却最伤人。
“好吧,那我明天一早就走了啊。”
被嫌弃的迟余,第一天一早,便一头扎到了《觉醒年代》的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