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因为国与国的政治因素,这些我们可以忽略。让人印象深刻是,科马洛夫上去的进修,就已经知道回不来了,因为飞船上有203处缺陷!”
203处!
人体的骨骼,也不过是206块而已!
“但是他上去了,升空后,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然后只能手动返回地球。他一边飞,一边修,最终,只剩下一只足骨!”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因载人航天遇难的航天员。”
杨英雄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是肃穆,随后说道:“我说他,是因为,哪怕是知道必死的时候,他仍然在修飞船。因为,没有时间给他去抱怨,去发牢骚。”
迟余点点头:“谢谢杨主任,您的话,我获益匪浅。”
“如果能有些帮助就好了。”
杨英雄说着,然后拿出一本刚刚开封的《火里救援》小说版:“实在抱歉,我儿子听说你要来,非要让你给签个字。”
“那将是我的荣幸。”
迟余接过书,然后在上边认真地签下一行字,以及自己的名字。
“这是必要性远征,我有朋友。”
杨英雄接过书,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只是评价了一下字体:“航天局的那幅字,现在局长可是宝贵的紧。”
他说的是,迟余去航天局学习的时候,留下的一幅字。
是李白的《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二人之后又聊了几句,杨英雄说了一些有些私密的,关于航天的,却也不需要完全保密的东西。
随后迟余就告辞了,又去访问了其他航天英雄。
而终于,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而这些答案,带入到了他所饰演的人物里面。
几天的火星尘暴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生存下去,要么联系到地球,要么,让自己活到下一次航天任务到来时。
“如果有人体冷冻技术就好了。”迟余心想。
但是电影里的设计,是不及的将来。
这个时候的人类,还不需要飞那么远,所以人体冷冻技术的发展,一部分还在理论上,在飞船还无法实施。
迟余在居住舱里走动,看着队友们留下来没有带走的东西。
然后开始整理,希望能让这屋子更整洁一些,好让他更能思考一些事情。
“我不能就这么等死!”
迟余嘀咕着,眼中,闪现出坚定的神色。
一眨眼,已经到第21个火星日,身上的伤口,已经好一许多。
迟余开始计算,现在留下来的食物,究竟够自己吃到什么时候。
得益于天空站的经验,现在有在太空里吃的东西,要比杨英雄第一次上去时,要丰富的多了。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什锦炒饭、咖喱炒饭、蘑菇鸡块、雪菜肉丝、黑椒牛柳、红烧肉、冬笋火腿炒饭等等,应有尽有。
出发的时候,给配备的食谱,五天一循环,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功能食品等6大类近100种。
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航天员的口味。
第一,鱼香肉丝等佳肴还有另外的作用,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肌肉会萎缩,像鱼香肉丝、酱牛肉等食品里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乳清蛋白,有助于促进身体肌肉合成,而且口感很好,会促进食欲。
第二,航天员在失重的状态下,排便功能也会弱化,食欲会受到影响,丰富的品种会刺激人的食欲,增加食物摄入量。
第三,宇航员在失重环境里待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种叫“查理-布朗效应”的生理反应,就像得了严重感冒,脸红脖子粗、鼻塞嘴没味、嗅觉味觉变得迟钝。
因此,为了增加航天员的口感和食欲,需要在航天食品里添加更多辛辣、麻辣的猛料。
华国航天员的饮食中就包含多种酱料:川味辣酱、叉烧酱、海鲜酱等。
第四,除了可以在太空吃到美味佳肴,还可以在饭后吃一些甜点。
人在行动不方便时,不是很想吃太多食物,而甜点提供的能量高、可口、饱腹感强,少量摄入就可以让人很满足。
吃些甜点可以给人提供能量,也容易使人产生愉悦放松的心情。
所以美食这种学问,不上是在地球上,在宇宙中,在航天上,也有些用武之地的。
“33、34、35,冬笋火腿炒饭35个……”
一边吃着饭,一边统计完所有人食物后,迟余就去方便。
方便之后,听着被真实冲洗的排泄物,植物学爱好者的身份,让他突然灵光一闪,马上跑到食物货架里。
然后拿到了一袋真实包装的生土豆!
发现土豆之后,迟余内心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