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想法成立,李先安就会通过查找资料或再次调查现场,寻求该可能性的可行性。
如此一来,柳乘荫之所以用这种阅读方式,就说得通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柳乘荫只是看了案件的概括,便从中便猜测到了罪犯可能的作案手法,现在他就是试图从这些资料中寻找可以验证自己想法的信息。
合情合理!
柳乘荫一开始并不知道他们会脑补的,因此他其实已经想好了借口,如果有人问起来,他就说“我天生看书快”。
爱信不信!
虽然这个档案袋里面的资料与其他的档案袋里的比起来算是少的,但也依旧有着两斤重!
其中纸质文件就有接近一厘米厚。
如果要让他逐字逐句地看完的话,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
就这样吧。
我躺平了!
好在,李先安他们的固有经验使得柳乘荫用不着使用那个借口,解释什么的,人家自己就脑补完了。
张刚和马全他们不是刑侦专业的人员,倒是没有这种经验,这使得他们在一开始看到柳乘荫翻文件这么快的时候,还好奇着问柳乘荫“翻页这么快能看明白吗”这些话。
但没等柳乘荫说出想好的借口,李先安为了不打断柳乘荫的思路、影响查案进度,便拦下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帮柳乘荫“解释”起来。
在李先安这名专家的“帮助”下,张刚和马全一个个都都“懂”了柳乘荫翻页这么快的理由。
柳乘荫装模作样翻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力根本不在资料上,因此,李先安的那些“解释”他都听了个明明白白.......
嗯,这理由不错,归我了!
这样一来,柳乘荫凭这个说法合情合理的快速浏览那些信息量海量的资料了!
好耶!
虽然柳乘荫一直保持着几秒钟就翻篇的超快浏览速度,但这份档案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光文件就有三十多页,其他那些照片啊、疑似证物的东西零碎什么的,更别提了。
翻完后,柳乘荫还得花一分钟时间去扮演“思考者”。
五分钟过去。
柳乘荫终于结束了他的表演,迎来了揭晓谜底的时候!
“凶手就是.......”
柳乘荫决定了,在破后面这些案子的时候,他再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看资料了。
他打算直接抱着档案找个“小黑屋”自个待着,在“小黑屋”爱干嘛干嘛,打几局游戏就出去,便说已经看过了,然后给出结果就是了。
在柳乘荫揭晓了案件的真相后。
这一次,李先安没有亲自带队。
事实上,警局局长一般是不会为了一个普通的案子亲自带队抓人,哪怕这个案子是个难案,但毕竟这个案子对社会治安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局长通常都是坐镇指挥,以防止真正危机的案件出现,考验应急能力时,警局群龙无首。
李先安一个电话把已经下班回家的一名老刑警给叫了回来,让他带部下抓人去。
在用一个电话,张张嘴决定了让手下的得力干将今晚要跑断腿的命运后,李先安再次将目光放在了柳乘荫身上。
这也是李先安没有亲自带队出去的另一个理由。
在李先安看来,柳乘荫才用了五分钟就破了一个案子,而他如果要带队抓人的话,等他回来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那个时候柳乘荫可能又破了十几个案子。
如果在这期间,李先安不在,而柳乘荫又无法让警力去抓人........
如此一来,这时间不就浪费了吗?
如此一来,歹徒不是有多逍遥了一个多小时吗?
不行!
绝对不行!
所以,李先安选择留在档案室里,准备在柳乘荫揭晓下一个“谜底”后,第一时间开展行动!
什么?
你说现在是晚上,该休息,可以等白天再做?
不不不!
要知道,黑夜虽然往往会被歹徒们用于为作案打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