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满兼与大内义弘的联手,无疑是在室町幕府的心脏插入了一把锋利的匕首。

关东和关西,就是京都的两翼,如果双翼折断,那么仅有京都之地,就算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就算是第二大平原,又有什么用呢?

毕竟,日本真正想要跟大明抗衡的话,必须集合整个日本的力量,也就是把北朝控制的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的大部分地区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一起。

但眼下,室町幕府在过去数十年中用强力手段对待所有有可能威胁到其统治的地方守护大名的恶果,已经显现出来了。

若是室町幕府兵强马壮,而且马上就要一统日本,结束南北朝分裂,那一切自然好说,室町幕府就是“武家”的代表。

但要是真的横生乱局,幕府自顾不暇,那被幕府严厉打压过亦或是对幕府心怀不满的地方势力,可就要出来搞事情了。

足利义满虽然愤怒,却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局势比他预想的更加棘手......若不能迅速平息这场由关东引发的叛乱,那么整个室町幕府的权威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他一方面加紧书信往来,在关东严防死守,另一方面也开始考虑更为深远的策略,也就是如何在这场风暴中稳住幕府的根本,转过头来,再削弱乃至消灭那些对他构成威胁的势力。

足利义满想的很清楚,他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被大明拉了一手的南朝。

只要能灭掉南朝,再把借助南朝地盘登陆的明军赶下海,其他的一切,无论是足利满兼,还是大内义弘,都好说。

但问题就在于,他好像很难做到这一点。

明军的火器,再次升级了,而且是跨越式的升级,火力已经强大到了一个他完全看不懂的地步。

一开始,足利义满还以为前线传来的消息,有夸张的成分......实际上换谁来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明明五年前,在征高丽战争里,明军火器的表现,还仅仅是比之前有所加强,李成桂麾下的高丽军和明军北方边军的主力,是硬碰硬地打了好几场大会战的。

虽然说最终结果是高丽军没打过,但不代表高丽军没有给明军造成伤亡。

当时室町幕府根据这场战争,对明军的判断,就是明军的主力部队,哪怕没有火器的加持,战斗力也确实高于李成桂那六万人的“兴义亲军”,但总归是人能够理解的范畴,毕竟李成桂的亲军身经百战,明军的北部边军更是大仗恶仗经历无数。

到了五年后的今天,明军在火器加持下的战斗力,却完全让人无法理解了。

就好像是......天兵天将下凡一般。

在平坦的战场地形,只要明军的火铳手排成方阵,那开火就像是连绵不绝一样,不仅射程远超弓矢,而且威力足以穿透武士们所装备的甲胄再把身体打个稀烂。

正面对战,只有牛皮大盾蒙上湿棉被,才能勉强抵挡片刻。

足利义满派人多次调查,最后不得不相信了这个结果,那就是明军现在野战是真的无敌,五千火铳手带着火炮结阵,就可以正面硬刚数倍的幕府军。

所以,只能从防御上着手。

但日本哪有那么多的牛?都剥皮难道不耕田了吗?棉花更是没有多少,棉被也全都是从大明进口的,幕府这段时间,在控制范围内,大力征集这些东西,下面的基层官吏借机横征暴敛,搞的民间都颇为民不聊生。

再加上幕府这套拉胯的财政制度,眼下还能靠着这五年通过贸易还清债务后攒下来的积蓄继续维持战争,要是再打下去,恐怕就很难维持了。

毕竟现在日本其他地方的贡赋,已经输送的颇为艰难,甚至有些地方干脆直接断了,幕府的经济血脉,是在不断减少流动量的,仅仅靠幕府控制的本州岛中部的这片区域,并不能长期维持国战级别的大战......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关东的动乱。

关东的动乱,可以说直接给室町幕府来了一刀狠狠地背刺。

关东是此时日本最大的粮食产地、最大的兵源地,这个大本营,是足利氏起家的地盘,也是退路所在。

正是关东这么多年持续的出兵出粮,室町幕府才能接近完成结束南北朝分裂统一日本的壮举。

而关东一乱,给本来还对抵御大明的干涉有些信心的室町幕府,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首先就是军事上,室町幕府不仅不能从关东抽调兵马,反而还要加强关东方向的兵力去平乱;其次则是经济上,关东的大血包已经不能给京都的室町幕府输血了,室町幕府没有了持久作战的财政能力;最后在政治上,关东的动乱则是勾起了关西乃至九州岛、四国岛那些蠢蠢欲动的守护大名们的野心,让整个日本的局势变得更加纷乱复杂,室町幕府已经快要失去作为北朝中枢的统治权威了。

所以,现在的室町幕府,不能看作是统治着近一千万人口,拥有稳定的兵源和粮食补给体系的政权,而仅仅是控制着本州岛中部的一个势力,毕竟,随着明军后续舰队的到来,室町幕府已经彻底失去了制海权,九州岛和四国岛的人力物力,即便可以通过渔船和其他小型船只运输到本州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调动,再加上现在关东和关西纷纷举兵讨幕,室町幕府就连本州岛的资源都无法全力调用了。

也正是因为无法持久作战,所以室町幕府改变了策略,必须要在京都南部进行决战,至少足利义满不相信明军真的是彻底的无敌的,几倍的兵力不够,十几倍呢?

要知道,室町幕府在前线的军队,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力量。

考虑到南朝的体量,以及奈良盆地和吉野山区这种地形所带来的后勤压力,足利义满只派遣了部分军队。

而且这部分军队,在对抗南朝的战役中,表现也相当出色,兴福寺之战里给予了南朝和寺庙的联军相当的打击,并且夺取了大和国北部,同时在后续的高取城战役中,摧毁了南朝军队的防线,一度逼近吉野城,将南朝的有生力量进行了极大的削弱,现在南朝军队,只有万把人出头,已经无法作为主要力量来对幕府造成威胁了。

并且,在与明军的两次战斗中,幕府军队都是被击败而不是被围歼,士气有所跌落,但人员、装备、辎重方面的损失很小,总体来讲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再加上室町幕府在京都的军队,在兵力方面,依然有着绝对的优势。

当然,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快速消失。

明军现在抵达的部队,都是在济州岛和釜山港这些离日本最近的地方所部署的部队,当地就有分舰队可以装船起运,缺点就是数量不多。而主力部队虽然需要几何倍数的物资供应,但同样不会拖太久,要知道,大明无论是山东还是江南,离日本的距离都不算远。

足利义满不清楚明军的先进火器到底装备了多少部队,如果所有主力部队都有,那接下来的仗根本没法打,明军每运输一名火铳手到纪伊国的港口,就意味着幕府需要出十个足轻来抵消。

所以,双方的战力对比,很快就会失衡。

而室町幕府的机会,就是在战力失衡前,找到应对明军火器的办法,并且进行一场会战,呃,日本从汉语里学来的,叫“合战”,这个词在华夏的秦汉乃至更早的时期就有了,譬如《史记·李将军列传》里“李广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以及《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里“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总之,足利义满群策群力后,还特意命人准备了针对火器的秘密武器,下定决心,要打一场大仗了。

与此同时,大内义弘在关西的行动也并未一帆风顺,虽然他对室町幕府的不满早已溢于言表,但起兵造反毕竟是一件关乎家族乃至整个领地命运的大事,他必须谨慎行事,所以他联络了那些在室町幕府高压政策下感到不满的大名,试图构建一个庞大的反幕府联盟,但很多关西的大名,此时没见到幕府的统治倾塌,并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室町幕府在这几十年里,都是无往而不利的,所有反对者都被收拾了,这种刻板印象始终让他们有所顾忌。

而今川了俊得知大内义弘起兵后,收到密信,了解到关西的局势时,也有些举棋不定,他既想维护武家的荣耀,又不想被任何人利用成为其手中的棋子,再加上关东方面得到的资源确实不足,所以一时之间,也和足利满兼僵持住了。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筹谋,足利满兼想要借此机会摆脱室町幕府的控制,取代足利义满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大内义弘则希望通过这场叛乱提升自己的地位,甚至割据关西;而今川了俊,则更多地是在考虑如何维护武家的体面。

然而,无论他们的目的如何不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清楚,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将彻底改变日本的政治格局,在这场风暴过后,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都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