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众人紧张忙碌时,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小李突然提出异议:“李书记,我认为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封堵方法,这样可能会延误时间,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我建议使用无人机携带高分子材料,快速对渗水点进行封堵,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人力消耗。”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小李身上。李书记愣了一下,随即眉头微皱,他深知新技术的优势,但也担心其在实际操作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小李,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但我们必须考虑实际情况。这里条件有限,无人机操作复杂,万一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徐晨率先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小李却不甘示弱,坚持道:“徐主任,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我们已经做过多次模拟实验,这项技术完全可以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现在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因为保守而错失良机。”
李书记沉默片刻,他深知在紧急关头,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他环视四周,看到了队员们期待的眼神,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最终,他做出了决定:“好,我们就尝试一次。小李,你负责协调无人机操作,徐晨,你组织好地面支援,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无人机的轰鸣声响起,高分子材料精准地落在渗水点,迅速固化,成功封堵了险情。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次经历,不仅是对新技术的一次成功验证,更是对李书记和整个防汛团队应变能力的一次考验。
夜幕降临,洪水最终被成功控制在安全线以内,县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李书记站在河岸边,望着远处渐渐平静的水面,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全体防汛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科技与传统智慧相结合的胜利。
“徐晨,这次防汛工作,我们学到了很多。未来,我们要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同时也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李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徐晨点头应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县委县政府会议室内,灯光通明,气氛庄重而紧张。随着防汛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但鉴于未来仍有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挑战,县委县政府决定趁热打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防汛工作的组织体系。会议在庄重而严肃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县委书记李书记主持会议,并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