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诸葛乔封阳都侯,贾诩献策弃宛洛(

6969“如此,既不会动诸将军之位,亦可明正赏罚。”

6969阳都,即琅琊郡阳都县,诸葛亮诸葛乔父子的籍贯地。

6969刘备踱步细思。

6969汉制并非不能改。

6969刘备是皇帝,只要刘备提出且群臣认可,旧制就能改为新制。

6969刘备只是在担心这样封赏是否怠慢了诸葛乔的战功。

6969斟酌良久。

6969刘备有了决断:“除了加封伯松为辅汉大将军、阳都侯外,可再授其假节之权。”

6969“丞相一向节俭,丞相夫人出行都身着麻布衣,不知情者都得误以为朕苛刻了丞相。”

6969“可赐伯松帛布千匹、粮万斛,为其母黄月英修建屋舍殿室、赠其宫中所制华服二十。”

6969前面的“辅汉大将军、阳都侯、假节”是正常的封赏;后面的“帛布千匹、粮万斛、修建屋舍殿室、赠送华服二十”则是刘备在明赏诸葛乔暗赠诸葛亮了。

6969诸葛亮还不能拒绝!

6969即便诸葛亮是丞相,也不能替诸葛乔拒绝赏赐;即便要拒绝,那也得诸葛乔回长安亲自来拒绝。

6969刘备嘴角泛起笑意,显然对此很满意。

6969法正拍手称赞:“陛下英明。丞相必不会再拒绝!”

6969刘备哈哈大笑:“此事就交给孝直了,别人去办朕不放心。”

6969谈笑间。

6969马超和张飞联袂而来。

6969“陛下!”

6969“兄长!”

6969问礼后,张飞有些迫不及待:“兄长急召俺和孟起,莫非要让俺引兵去武关?”

6969“俺麾下健儿,养精蓄锐多日,可入荆州助二哥。”

6969马超则是若有所思。

6969若是去荆州助关羽,早就应该去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6969现在去荆州,除非关羽在荆州战事吃紧。

6969可刘备脸上的笑意都不加掩饰,必然又是喜事。

6969刘备直言道:“不是去武关,是去潼关!你二人即刻引步骑一万攻打潼关!”

6969马超和张飞纷纷吃惊。

6969张飞疑惑道:“潼关易守难攻,守将张郃也非愚昧之辈,想诱其出关几乎是不可能的。”

6969“带一万步骑去潼关,跟三千步骑去潼关,俺认为这没什么区别!”

6969刘备大笑:“潼关虽然险要,但潼关是不产粮的,潼关的军士用粮,需要走洛阳运输。”

6969“若是往日里,洛阳无大事,潼关的粮食连绵不断,三年都拿不下潼关。”

6969“可如今不同,伯松在南阳击败曹仁,南阳士民纷纷响应。”

6969“洛阳的曹丕闻讯,必会再起大军救援宛城;朕趁此机会兵临潼关,曹丕就会面临两线作战。”

6969“以曹丕在洛阳的粮食储备,他是撑不起两线作战的!”

6969“最多三个月,曹丕要么放弃潼关,要么放弃宛城!”

6969“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6969张飞恍然。

6969随后战意更盛:“伯松击败了曹仁,俺也得努力了。俺这就跟孟起引兵去潼关。”

6969领了军令,张飞和马超就前往军营点兵。 6969

6969马超引兵先行,张飞引兵押运辎重在后。

6969惊闻长安出兵的张郃,急急遣使入洛阳。

6969而在洛阳。

6969刚令曹真出兵救宛城的曹丕,惊闻关中的刘备遣张飞马超兵临潼关,整个人呆了。

6969“刘备这厮,岂敢如此!”

6969惊慌的曹丕,连忙遣人去拦住曹真,让曹真暂缓去救援宛城。

6969又急入正殿,召群臣商议对策。

6969“伪帝刘备欲夺宛洛,诸位公卿可有良策退敌?”曹丕将情报共享给众公卿后,开口询问。

6969然而。

6969在场众公卿,论治注经典整顿吏治还行,可谈及军争就没多少人擅长了。

6969就连尚书郎陈群和抚军司马懿都保持了缄默。

6969曹仁战败,先有关羽和诸葛乔兵围宛城,后有张飞马超兵临潼关。

6969自夏侯渊开始,曹魏就连战连败。

6969曹魏宿将夏侯渊、于禁、徐晃先后战死,新崛起的孟达、夏侯尚战死,又有曹彰在关中战败、曹仁在南阳战败。

6969自曹操病了后,厄运仿佛就笼罩了整个曹魏阵营。

6969不是大将战死,就是大将战败。

6969反观刘备建立的汉,却是连战连捷,气势如虹。

6969见众公卿不说话,曹丕不由怒气攀升:“诸位都是当世良才,竟无一策可以教朕退敌吗?”

6969司徒华歆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速遣使入江东,游说江东的孙权再反刘备。”

6969曹丕冷哼:“孙权小儿,反复无常。”

6969“朕都将合肥和上昶城让给孙权小儿了,孙权却甘心将江夏郡割让给刘备。”

6969“这等无信小儿,如何能信?”

6969华歆谏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

6969“陛下让合肥和上昶城给孙权,又在江东散布流言,本意是想骄孙权之心、盈孙权之气,让起称帝叛汉。”

6969“据臣所知,孙权最初也的确有这想法,只因决策失误,这才被迫让出江夏郡。”

6969“故而,臣料孙权心中必有怨气。”

6969“只需遣巧变之士入江东,向孙权游说利害,孙权必有考虑。”

6969“此策可与其他良策并行。”

6969华歆会钻营。

6969不说这策必然能行,只说可以并行。

6969计策成功,华歆立大功;计策失败,其他计策成功,华歆依旧立功;计策失败,其他计策也失败,华歆有“法不责众”的庇护光环。

6969曹丕仔细想了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遂又看向其余公卿:“诸君,可还有良策?”

6969司空王朗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放弃宛城,退兵保颍川。”

6969曹丕语气一抬:“你让朕退兵?宛城若丢,颍川还保得住吗?”

6969王朗低眉垂眼,不跟曹丕的视线对视:“陛下若要出兵救宛城,潼关就难保。”

6969“宛城若丢,洛阳还能保得住;可潼关丢了,洛阳就保不住了。”

6969刘备能猜到的,曹丕自然也知晓。

6969这大军出征,粮食耗费颇具,潼关的张郃必会受到影响。

6969潼关丢了,刘备大军就能直抵函谷关。

6969届时,别说保宛城了,能不能保住洛阳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