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受雨灾曹真退兵,攻潼关刘备亲征(

雉县丢了?

雉县在淯水上游,西鄂和博望以北,曹仁并未在雉县增添驻兵。

“先生倒是会唬人。”曹真大笑:“我在雉县有五千驻兵,更有大将夏侯霸驻守,又岂会丢掉城池?”

邓芝笑而不答。

装,你就继续给我装。

还五千驻兵、大将夏侯霸,一个五百县兵驻守的小城,还给你吹成军事重镇了。

曹真给刘晔使了个眼神,刘晔会意而出,即刻安排骑兵斥候去打探雉县军情。

曹真则是在帐中继续试探:“诸葛乔遣你来,莫非是担心天晴后,我再举兵强攻?”

“这种伎俩就别用了。”

“诸葛乔想保命,就只有一个办法:投降大魏,我会在陛下面前保举他的。”

“我大魏用人,向来唯才是举不重出身。”

“陛下又最重贤才,昔日孟达来投时,陛下亦给了孟达高位。”

“以诸葛乔的本事,定能受陛下器重。”

邓芝摇头而笑:“将军戏言了。”

“辅汉大将军乃大汉陛下器重的俊杰良才,又岂会弃明投暗。”

“更何况:将军营中军士,多有军士染疾。”

“而辅汉大将军麾下军士,却无一人染疾,又岂会担心将军在天晴后举兵强攻?”

曹真冷笑:“阴雨十几日,我寨中军士尚且有军士染疾,诸葛乔又能避免?”

邓芝扫了一眼左右:“军士染疾,有天灾,亦有人祸。人祸尚且不惧,又何惧天灾?”

“将军是始作俑者,不应该很清楚吗?”

曹真面色微变。

邓芝口中的天灾是阴雨十几日,人祸指的就是曹真投毒一事了。

曹真狐疑不定:诸葛乔真能为军士驱疾?

若邓芝未说假,等天晴后就不是曹真强攻诸葛乔,而是诸葛乔强攻曹真了。

邓芝见曹真沉默,又道:“将军方才,是派人去打探雉县情报了吧?”

“不用这么麻烦。”

“将军想知道详情,问我就可以了。”

“城是昨日拿下的。”

“汉大将军亲引战船去的雉县。”

“辅汉大将军遣我来劝将军退兵,并非是怕了将军。”

“而是将军的军士太多,辅汉大将军既又不想效仿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坑杀降卒。”

“故而,劝将军退兵是两全之策。”

曹真勃然变色:“你的意思,诸葛乔翻手间就能让我全军覆没?”

“我有二十万大军,全军齐上,诸葛乔如何能挡?”

“他也就倚仗寨墙地利罢了!”

“覆灭我?何其可笑!”

邓芝从容不迫:“将军何故欺我?”

“洛阳受灾,将军粮草又能支撑几日?”

“袁绍昔日怎么败的,将军想必很清楚。”

“若将军执意要战,那辅汉大将军就只能被迫接受几万军卒的投降了。”

“荆州虽然粮食不够养这几万降卒,但可以送给孙权兑换粮草。”

“想必孙权是很乐意接受这些降卒的。”

曹真握紧了拳头。

竟然被威胁了!

竟然被威胁了!

竟然被威胁了!

“你就不怕我一刀砍了你吗?”曹真压低了声音,强忍内心的忿怒。

邓芝从容依旧:“以我一人之死换将军几万兵马陪葬,今后青史之上,美名万载的必然是我,而不是将军。”

“我,又有何惧?”

曹真再次握紧了拳头:“我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群儒士,张口闭口的,都想着留名青史。”

邓芝微微一礼:“为国家大义而死,荣幸之至!”

曹真拿邓芝没奈何,只能等刘晔返回。

约莫半个时辰后,刘晔返回帅帐,凑近曹真低声道:“将军,我派出的斥候遇到了雉县的溃兵。”

“关羽昨日乘船入雉县,雉县守将被关羽一箭射杀,余众多降。”

“邓芝,未妄言。”

刘晔的心情也很复杂。

邓芝的来意比预料中更强势。

阴雨十几日,后方运粮的本就容易延误日期。

关羽又抢占了雉县,这意味着后方运粮更困难了。

昔日官渡之战,曹操就是用不断的袭扰袁绍粮道才获得取胜的机会。

如今形势,诸葛乔同样用了袭扰粮道这一招;有战船的汉兵,可以轻易出现在后方。

最令刘晔难受的是,诸葛乔早不用晚不用,偏偏等这阴雨十几日才用。

对曹真刘晔而言,这就叫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

曹真起身,冷哼逐客:“我乃大魏上军大将军曹真,岂会因诸葛乔一言而退兵!”

“回去告诉诸葛乔,待得雨晴,出寨决战!”

“刘侍中,送邓芝出营。”

邓芝也不多言。

待出了营门,邓芝却是目光灼灼的盯着刘晔:“刘侍中,你本是光武帝之后,在江淮又素有名望。”

“以你之才名,本可青云直上;如今却因为出身而只能当曹丕近臣。”

“何其可悲!”

“你若愿弃暗投明,定可在大汉成就功名。”

刘晔闻言大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之志向,非常人能理解。”

“回去告诉诸葛乔,这等微末伎俩就不要用了,待天晴后,出寨决战。”

说完。

刘晔拱手一礼,转身回营。

看着刘晔的背影,邓芝嘴角泛起嘲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你这是不想当贤臣,而是想当权臣啊。”

“走近臣的路子,的确可以让你权倾一时;可也会让你的路越走越窄。”

“即便权倾如十常侍,灵帝一死,也就变成无根之萍了。”

“妄称名仕,不过如此!”

邓芝返回营寨,将出使情况详细的回禀给诸葛乔。

诸葛乔轻笑断言:“士气低迷、粮草不济,又如何敢跟我决战!”

“曹真,这是要退兵了啊!”

邓芝亦笑道:“曹真嘴硬,不见棺材不掉泪。必是以此言唬我,避免撤兵时中了将军埋伏。”

诸葛乔起身来到地图前:“言语诈唬,更显心虚。既然曹真要退兵,那这南阳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

三日后。

天空放晴。

雨后的夏日,同样的炎热。

不到两日,路面大部分干涸能走。

曹真营寨中的粮草已不足十日度用。

在跟宛城的曹仁和蒋济商议后,曹真决定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