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顾烈平素都与众将打成一片,但顾烈到底是主公,主辱臣死,这少年已是第二次不给顾烈面子,尽管有救命之恩,众将心底难免生出不喜。
有人想出口教训,姜扬先笑着打起了圆场:“狄小先生心直口快,当今乱世,天下三分,哪里还有以出身论英雄的道理,何况狄小先生用兵如神,对我等有救命之恩,足证是不凡人物。主公,您以为呢?”
姜扬这位顾烈最倚重的家臣谋将出口相护,谁还会多说什么,都看向顾烈。
众将皆尊视顾烈,顾烈凝神细思。
前世两人相遇就闹了分桃的误会,狄其野又来历不明,顾烈心存避忌,把狄其野交给姜扬带着。
后来狄其野带兵出战,屡建奇功,他对狄其野心生爱护,赏宠不绝。直到报说狄其野多次打听他过往旧事,犯了忌讳,才令顾烈暗生冷淡,埋了疑心的种子。
于是顾烈看向众人,先如前世一般开口认错:“本王只擅水战,此次不听诸位劝说,险著大错,若不是狄小先生神兵天降,大业危矣。本王心中悔极,一时失态,还望诸位兄弟和狄小先生见谅。本王绝不再犯,请诸位共鉴。”
见主公主动承责,众将心中豪情顿起,纷纷单膝跪地,大喊:“主公英明!”
竟然没有一个人反驳“本王只擅水战”。
尽管前世已有足够教训,顾烈还是极其轻微地挑了挑眉,不甘心。
在这群情激荡中,狄其野忽然笑起来。
有道是事不过三。
发觉众将眼神不善,狄其野临危不乱,对顾烈拱手,略一弯腰道:“主公深明大义。只是狄其野山野小民,不敢担‘小先生’之称,若蒙主公不弃,末将愿在主公帐下听令。”
有人质问:“既然投效,为何不跪?”
狄其野一愣,还未有所反应,顾烈已经出言相护:“不必强求,来日方长。我顾烈帐下,皆是出生入死肝胆与共的兄弟,没有强人下跪的道理。”
听主公此言,众将大笑,都呼痛快。
狄其野心知顾烈这一句话,既是下楼梯,也是探路石,归根结底是主公好意,于是投桃报李,再度拱手解释道:“非是末将不服,只是末将幼时便已孑然一身,未跪爹娘,不跪天地,从不曾对人屈膝。”
此话一出,众将霎时把对狄其野的一肚子芥蒂都消了。
前世顾烈未曾相护,狄其野犹豫后选择跪投主公,因此顾烈不曾听过这番解释。狄其野虽对顾烈屡屡任性,颇有些恃宠而骄的意思,却从不是拿爹娘信口胡说的那等人。
顾烈认为,狄其野这番话九成九是真话。
前世后来问起生平,狄其野都不肯多言,只推说是在战乱中没了家,乱世中自然无人深究。原来狄其野年幼就成了孤儿,不怪来历不明。
但若果真如此,他怎说是秦州青城人氏?他一身武艺兵法从何学来?
这个人,像个八卦迷宫阵,走进去,却发觉更看不清。
有意思。
第2章 谁家公子
天下共分十州,蜀州地处西南,人杰地灵,楚军攻打了九个月才啃下这根硬骨头,到最后,若不是有狄其野神兵天降,还险些功亏一篑。
蜀州春日多晴好,就是天黑得早。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残阳落日,晚霞瑰丽,姜扬和顾烈在军帐间随意走走。
他二人习惯如此,即可观察关心普通将士,也方便谈一些悬而未决的事情。
这年姜扬三十三,比顾烈大五岁。
夷九族后,残余的楚王家臣流离逃命,隐匿四方,顾烈亦然。
直到顾烈十七岁时,姜扬被派到他身边,是家臣中最早与顾烈相识的。
他待顾烈有如兄长,是顾烈最亲近的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