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余还没有清闲多久,下面的人就上来了,有认识沈余的,跟他问了好之后又急急忙忙地朝着他们目的地赶去。
也有人不明白的问,“兄弟,你们在跑什么呀?”
“买东西,东西不多,要是被之前的抢走了,我们怎么办?”说完匆匆的又跑了。
那些人莫名其妙,买什么东西用得着这么抢的吗?那些肥皂香皂的不都是摆在那里,等着人们去买。
就有人解释道,“不是那些寻常玩意,他们应该是去买保温瓶,搪瓷杯,干面条,那可是好东西,一共也没有做出多少来。”
“保温瓶?搪瓷杯?干面条?这些都是什么?”
“就是一种水壶,能够保温,水装进去好几天都还是热的。搪瓷杯就是一种好看的杯子呗,外面还有花,可漂亮了。干面条就是面条,十分方便,不用人合面,水烧开,放下去煮熟就成。”
围观的人不少,很快就有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也就跟着去凑热闹。
看着那些人的方向,季二娃高兴地搓搓手,柳四哥可是说了,他今天就负责在这里讲解,要是货物卖断一种就给他200文钱,卖断10种,就给二两银子。
沈余在二楼的楼梯旁边看见了跟他们回来的那几个商人,他们的货物此时就摆在展台上面,也有人在问着价格。
几个商人跟他一起回来,怎么可能不打听他的情况,他的身份自然就瞒不住了,看见他过来,纷纷见礼,“见过侯爷。”
沈余让他们免礼,然后问道:“几位生意如何??”
“不错。”几人都是笑的模样,证明生意还不错,他们赚到了钱。
不说沈余这边如何?之前答应了,他们又临时反悔的那些人,可是肠子都悔青了。
不管之后能不能行?反正沈余都说了之前半个月免费给他们使用,然后半个月之后才会收租金。他们大不了在这里摆上半个月,又不碍事。光是今天的人流,就注定赚得盆满锅满。
事实的确如此,沈余赚了个锅满盆满。晚上的时候,他熬夜算了一下成本,草稿纸都不知道用掉了多少张。
“最终的纯利润为八百多两。”
沈余看了好几遍,发现的确没有算错,他一把抱住慕景,“啊,慕景,咱们发了,发了。”
慕景摸摸这个性子还没有定下来的小爱人,对于今天能挣这么多钱,他也十分意外。
但是很快,沈余就冷静了下来,“也就今天这么一天,那些东西我们可是准备了好久的。”
的确就如她说的那般,今天是第天开张声势闹得十分大,人流量超过了以往,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才会有这么高的挣头。
今日他们谁都没有回去,好几家人就在沈老头那里挤了一晚上,沈余问刘二郎,“二郎,你挣了多少?”
“我不多,也就三十多两。”刘二郎觉得最初跟着沈余混的决定十分正确,虽然他的三十两在沈余的面前不值一提,但是他在镇上开了一年的铺子也就挣了五十两多点,今天挣的是他好几个月挣的,扣了成本,还有十七两多点儿。
看他喜形于色,沈余忍不住给他泼了冷水,“也就今日的生意好,以后就没这个可能了。”
“知道知道,今日也就是开张,所以生意才这么好,我都有有打算的,我的红薯也不多了,最多还能打3000斤粉。”
那就是还有一万多斤红薯了。
沈余问,“那也卖不到新的红薯下来,考不考虑做点儿别的?”
刘二郎相信沈余不是只是这么单纯的问问,凑上去问,“五哥,你又有什么主意?”
“你可以做米粉。”
“米粉?什么是米粉?”刘二郎听名字猜想应该是用大米做的。
“用大米做的粉,与做红薯粉差不多,不过这个是将大米磨成浆,蒸熟,在刮成丝。”沈余想着用刮的太麻烦了,就说,“我回去供房那里,让他给你弄一个刮丝的机器。”
“这个感情好。”但是回头一想,又觉得过意不去,沈余都把做红薯粉条的方法教给他了,现在又教他做米粉,几个舅兄他们会不会有意见?“五哥,这不太好吧?”
“没有关系的,你在那里卖东西,还能给我加点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