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手握重兵的边境大臣,没事去见一个造反嫌疑犯呢?”
“这不是嫌自己命长吗?”
“要是我的话,我肯定是要怀疑陈豨的,不管他跟韩信谈了什么,我绝对要查他!”
………………
朱棣嘴角抽了抽,你这疑心病挺重啊!
刘邦都没有你这么疑心,起码刘邦这个时候还没有怀疑陈豨。
不过陈通说的太对了。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古代君王对于造反那可是高度敏感,尤其是有能力造反的人,像这种手握重兵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像李靖这种人,自黑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亡有过造反前科的人跟前凑呢?这不是找死吗?”
“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这些手握重兵的大臣,他心里就应该有个谱。”
“这陈豨回京述职期间,突然私下单独去见韩信,本身就不正常!”
“韩信跟陈豨去谈造反,这完全符合韩信的智商,因为他也发现了陈豨的不对劲。”
“王莽,你这下傻了吧!”
“你用这个证明韩信的智商不行,然后反过来说明刘邦修改历史。”
“但这件事只能证明一个真理,那就是你的智商有问题啊!”
朱棣此刻不得不佩服陈通这种杠精,这完全就是一种逻辑陷阱,陈通竟然没有被绕进去。
………………
此刻的王莽张大了嘴巴,他感觉有人狠狠抽了他一记耳光。
以至于现在都说不出话来。
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呢?
陈通解释的已经太清楚了,这段历史记载中,他有一些官场的隐规则存在。
一个人如果被皇帝怀疑,那臣子们应该都绕着他走,这才属于正常行为!
如果有人偏要往他身凑,那才叫不正常。
韩信直接跟陈豨谈造反,只不过少了韩信推论陈豨有问题的这个过程,其实这里面的逻辑没有一点毛病。
太合情合理了,在古代,哪个脑子抽了,才去结交造反嫌疑犯呢?
………………
大礼堂中,家长们此刻也反应过来,然后指着史忆的鼻子大骂:
“卧槽,这就是传说中的把我们的智商跟你拉低在同一档次,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我们?”
“以前只听说有这种骚操作,结果,今天真的见到了实际例子!”
“你这是要把我们忽悠傻呀。”
“在古代,这朝臣之间交往的潜规则,别说是在古代,就是在现在公司里面,那也很常见。”
“如果一个人不被大老板所喜欢,这个人想要跳槽,想要在公司搞事,你如果不想跳槽,不想搞事,你就应该离这种人远远的。”
“这是个人都知道啊。”
“韩信的行为那是属于正常行为,只不过史书记载的太过简略,少了一些韩信的心理推断过程。”
“你竟然还怀疑韩信的智商,结果只证明了你的智商很有问题。”
家长们此刻眼中满是鄙夷之色。
他们一个个暗自庆幸,他们站队的是陈通。
如果他们此刻站队的是史忆,那么他们就得疯狂拉低自己的智商了,要跟着史忆一起胡搅蛮缠了。
教授们此刻也反应过来。看向史忆的目光,满是怀疑,不满的道:
“史忆,你能够考入清北大学,我们不会质疑你的智商,但我们现在非常质疑你的人品。”
“史学研究,要的是谨慎和客观!”
“你在研究韩信的时候,有明显的个人倾向,而且因为这种个人倾向,你已经开始歪曲历史记载,过度解读了。”
“我们觉得,你已经失去了一个史学研究者的基本素质。”
教授们的话那是非常重的,就等于直接戳着史忆的鼻子说了一句:你不配!
史忆的脸当时就绿了,这些教授的话看似比较平和,但隐藏的意思就是,想把史忆清除出史学研究圈子。
这史忆怎么能够忍呢?
如果他不能在史学圈混,那他就等于彻底失业了呀!
那他的研究生还读什么呢?读完以后有可能工作都找不到。
这会被人集体抵制的。
史忆从师兄姐的眼中看出了那种幸灾乐祸,当时就怒火中烧。
他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现在认输的话,不但丢人,而且这些教授未必会再一次看好他。
所以他只能继续跟陈通抬杠,只要今天赢了陈通,那么他该有的一切都会有,而且还会踩着陈通成名。
因为此刻的陈通大大小小那也是一个名人,在网络的粉丝,那也是百万以级别。
随即他又说出了自己的第2个质疑:
“好吧!关于韩信和陈豨密谋造反的事情,咱们先搁置在一边不谈。”
“我现在给你说韩信造反第2个疑点,那就是造反的时机有问题。”
“当初韩信攻下齐国,手中握有精兵30万,又背靠着齐鲁之地的粮仓,可以说已经成为一方诸侯,甚至都可以与项羽和刘邦三分天下。”
“这个时间点才是韩信最佳的造反时机,甚至当时项羽派出说客,劝韩信跟他一起攻打刘邦。”
“而韩信的手下精通,也在劝说韩信造反。”
“但韩信却没有造反。”
“在优势极度明显的情况下,韩信都没有造反,可当韩信成为了阶下囚,被刘邦圈禁在了长安城内,他手中无兵无权,这个时候却造反了!”
“韩信的脑子有问题吗?”
“是个人都知道,手握30万重兵,有兵有粮,造反成功的几率才大!”
“手中无兵无权,跑去造反,那不是等死吗?”
“这一般人都可以想到的问题,兵仙韩信想不到吗?”
“你把韩信想的太傻了吧。”
………………
聊天群中,王莽眼神一亮,他原本以为自己要真的被打脸,然后没有任何反击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