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五章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

医疗黑科技 顾屈 1175 字 3个月前

只不过在失重环境下,肌肉的萎缩速度要比在地球上快得多。

原本,根据瑞康科研人员的计算,在地球上冬眠,极限的冬眠时间是三十年,就必须唤醒冬眠者,然后进行一些复健训练,为肌肉重新充能,不然冬眠者的身体机能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但是这一现象在太空中,几乎翻了一倍。

在失重环境下的冬眠,可能最多一次性只能冬眠十五年,就必须苏醒过来进行一些身体复健,不然就有可能肌肉彻底失活,成为一个瘫痪患者。

不过还好,这个问题至少在目前,不算是一个很严峻的事。

毕竟现在人类的足迹最远才探索到了火星,一次航行也就不到一年,还远远不需要冬眠几十年。

不过在未来,这将会成为一个稍微有些困扰深空探测的问题。

人类的寿命,太短了。

人生不过百年。

三十年苏醒一次,与十五年苏醒一次,对于宇宙航行来说,差别非常大,苏醒的频率越频繁,那么寿命的消耗就会越多,两倍的差别,已经很恐怖了。

极限冬眠的时间越长,那么宇航员就能飞往更远的地方。

要知道离着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距离我们也有22光年!

以目前地球的科技水平,想要飞到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需要三千年!

如果极限冬眠时间可以达到三十年一次,那么宇航员只需要度过两百个月的实际清醒期,就可以抵达比邻星。

而一旦这个数值缩短到十五年一次,就需要四百年的实际清醒期,才能抵达比邻星。

一个只需要消耗17年的实际寿命,一个却需要消耗34年!这其中的差别,够一个孩子从婴儿长大成人了。

如果华夏要进行深空航行的话,冬眠仓的极限冬眠年限,还得想办法提高提高。

如果不能提高在无重力环境下的极限冬眠年限,那就只能想办法在航天器上搞人工模拟重力了。

不过这个天赋点,陈长安是没点出来,人工重力和医疗真没啥沾边的,只能靠航天局自己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