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比起威特研究的遗传基因,他更关心脑科学。

但是,大赛嘉宾交流不能自行挑选,哪怕他这样的工程类参赛选手,也要老老实实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尊重交流者。

乔治.威特是一位举止优雅的绅士,开篇的讲题并未在他的生物医学领域大肆宣讲,而是从全球科技大赛的意义起头,讲述了研究之中的困境和克服困境的方法。

沈明洲想象的晦涩难懂没有出现。

可以说,能够登上全球科技大赛评委交流台的专家们,都不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

本该困倦的沈明洲,听了他的话,也逐渐清醒。

以至于接下来的每一位教授的话,他都听在了心里。

科学、探索、永不止步的挑战,具有煽动性和感染性的词句划过他的胸口,让沈明洲重新感受到了“全球科技”几个字的意义。

不止是他在场的全部参赛选手,都被演讲者吸引。

直到一位穿着衬衫、西裤,头发斑白表情严肃的人出现,会场的气氛变得格外热烈。

诺奖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教授。

他走上台,没有像其他的演讲者一样,开始精心准备的说辞,鼓舞选手们前进。

而是环顾四周。

“我知道在场很多人,对我所研究的项目感兴趣。”

开场白没有什么客套的谦虚,甚至显得有些不客气,却有着诺奖获得者应有的骄傲。

他灰蓝的眼睛选定了一个点,语气严肃的说道:“那么,我随机挑选一位选手回答我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我将邀请他参观我的实验室。”

他没有提出问题,也没有说“开始”。

却在话音落下的瞬间,出现了无数高举的手臂。

美国英国法国代表选手,积极主动的模样,引得周围性格内敛的孩子,也纷纷举手。

约瑟夫意图如何,不重要。

诺奖获得者的实验室,大约对在场的人具有无比巨大的吸引力。

大家都在积极的表态,沈明洲却在沉思。

诺奖获得者约瑟夫,在指导老师发放的宣传资料上出现过。

他记得,好像研究的是……

远红外?

“那么,就请中国代表队的沈明洲回答吧。”

沈明洲:?

他非常确定,自己没有举手。

第29章

沈明洲应声站起来。

上千双青蓝黑褐的眼神,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盯着他。

他不知道究竟是身边同伴举手,约瑟夫离得太远看错了。

还是这位诺奖获得者挑人的时候看错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