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一切就在这里——”
“怀恩全息。”
看完视频,媒体都快忘了自己的恰饭口号。
短短的广告足够他们看出怀恩要做什么——
它想在手机上做出全息投影!
稍稍接触过全息投影技术的媒体都懂,这种高端玄乎的技术,必须要各种复杂的外部设备支持,而且效果差得一匹。
于是,媒体高兴了。
虽然广告吹得厉害,但是全息本身不行啊。
手机集成全息功能,更不可能!
热热闹闹的舆论,因为媒体翻出广告,从头到尾科普全息,击碎怀恩梦想。
那些噱头十足的全息技术,能有广告十分之一美,都能称霸全息界了。
但是,媒体抨击怀恩越激烈,怀恩的广告就传播得越广。
完全不关心什么企业什么资本什么科技技术的网民,从游戏里抬头,发现有一家芯片公司号称要做出这样的全息技术。
他们眼睛一亮,“哇哦……这可真酷!”
游戏网民是世上最好收买的群体。
只要你有趣有新意,就能得到他们由衷的称赞。
于是,在美国被媒体骂得一无是处的怀恩公司,在游戏界收获了大批支持者。
游戏玩家得知前因后果,纷纷表达了游戏狂魔的观点:
“只要怀恩做出这种全息,哪怕中国手机不能打电话,我也买了!”
美国舆论并未影响怀恩与高科、Type的合作。
当他们完成了一系列的合同,沈明洲终于可以放心的给詹姆斯讲解,这套全息技术诞生的关键。
Type的硬件设备、高科的软件程序。
最重要的是,支撑整个全息投影算法,保证数据处理流畅的基础系统。
“万物?”
詹姆斯念出这个词,在中文里宏大无比的词汇,在英语里显得有些普普通通,而且,普通得有些普罗大众的市井气息。
他说:“你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保证芯片运行万物系统,那么全息投影就会像你做出的沙盘一样清晰流畅?”
“是的。”沈明洲说,“事实上,我一直在做万物系统移植实验。可惜只有部分成功。”
部分成功的成果,是万物系统能够在蜻蜓、猎鹰、机械犬等等载物上,展现部分功能。
有些是低能耗,有些是智能识别,有些是弱人工智能。
哪怕是医疗系统,也只能在高科实验室里成功运转,维持整个庞大构架的流畅运行。
沈明洲想在手机上运转万物。
詹姆斯想在手机上完成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