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禛一番深谈之后,宁云晋十分心宽的一夜好眠。第二天他们一行人就早早的启程了,临近午时赶到了天津港。
这次为他们安排的船是内务府要运去十三行的瓷器,沿途将会在泉州港口停靠上货,他们正好可以在那里上岸,进入福建。
此时的天津港还非常简陋,周围的房屋还没有船上的环境好,在宁云晋的暗示下,鸿明便没有在这里落脚的意思直接要求登船。
一上船宁云晋就看到了两个熟人,“建亭先生,青阳老师?”
建亭先生笑眯眯地捋着自己的胡子,望着宁云晋满意的点头,“不错,没有落了老夫的名头,果然成了本朝第一个三元。”
青阳子则只是对他微微颔首,眼睛扫了他一眼,“功力见长,没有懈怠。”
这两位幼年时的老师自从当年跑出去云游宁云晋就再也没见过他们,这么多年甚至连个消息都没有,在这里见到两人真是有些惊喜,“两位老师这是准备去哪里?”
“接下来我们都会跟着你们一起走了。”建亭先生手一挥,指着另一边站着的三人。
那三人神情颇为倨傲,在建亭先生给鸿明请安的时候,他们才稍微收敛了一点,跟着行礼。
听这些人一个个报出名头,宁云晋这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这么高傲。他们几乎都是和青阳子一样,只差一步就能进入大宗师之列的高手。
这三个人的性格都非常分明,一个是方正的武痴,一个是圆滑的八面手,还有一个看他几乎只跟鸿明聊天说话,就知道这人是个好权势的。
等到了私底下宁云晋再去拜访两位老师的时候才知道,文禛早就在年初开战前就在找他们,可是那时候两人还在漠北,收到消息的时候仗都已经打完了,便又耽误了一段时间才绕回来。另外那三个人好像也是文禛花了大功夫笼络的,求义的给义,求权的予权,求名的给名,这才让他们答应做朝廷的奉供。
算起来这四个人联手的话,即使是大宗师亲自出马也能拦上一拦,有他们在宁云晋与鸿明的安全倒是无忧了,文禛这样的安排倒是很妥当。
建亭先生和青阳子两人都是非常懂得生活的雅士,有这两位老师在,宁云晋真是一点也不觉得无聊,等到大船使出港口之后,放眼便是茫茫的大海,让人的心情都宽广舒适起来。
与宁云晋的如鱼得水不同,第一次坐海船的鸿明第二天就进入了悲催模式。
刚开始还在内港的时候还好,风浪不算大,等到出海以后,即使是这样的大船也颠簸得很厉害。在最初坐海船的兴奋之后,他便晕船晕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