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上,一艘体格稍小一些的军舰,径直撞上了一艘庞然大物。
即便是从空中看去,也能够看到在撞击的那一瞬间,那艘庞大的巡洋舰舰身侧舷猛然向上抛去,让人有一种将要倾覆的感觉。
剧烈的撞击声,压过了直升机螺旋桨的噪音。在电视机中清晰的传了出来。
这样的一幕震撼了整个世界,全世界都从电视机上看到了军舰撞击的话。
“各位观众。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正是发生在大海上的那次惊心动魄的撞击……我舰奉命撞击你舰!
这绝对是一道极其震撼的命令,而更让人震撼的是这一事件之中,sea军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气,这种无与伦比的勇气是很多国家军队都不具备的,或许正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所以,俄国人才会从仓皇逃离……现在你们都看到了——俄国人逃走了。”
在电视台主持人的介绍中,人们可以看到遭受撞击之后的苏联军舰是如何摇摇晃晃的离开了那片海域。
便是空中摄像机拍下的面显得有些模糊,但是人们仍然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剧烈的撞击之后,那艘军舰遭受撞击的部位发生了严重的变形。
甚至撞出了一个缺口,使得海水疯狂的涌入到了船舱之中,面对致命的撞击。
俄国人怂了。
他们几乎是不顾一切的撤离了这片海区。
为什么会认怂?
因为克里姆林宫并没有给出他们直接指示——面对撞击应该怎么办?
开火?
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克里姆林宫的指示非常直接——敌人不开火,他们绝对不能开火。
换句话来说,对这种撞击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被动的接受,一个是和对方互相冲撞。
显然前者是不可能的,哪怕就是16000吨的巡洋舰也不可能在这种撞击中安然无损,至于互相冲撞,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在数量上他们处于绝对劣势。
如果对方这么撞下去的话,他们只需要再派上来两艘驱逐舰,就可以把它直接撞沉在海底,到时候等待他的也将是死不路一条。
面对这样的局面,尼古拉耶夫上校做出了最理智的选择——离开这片海区。
他理由是充分的,现在他的军舰已经开始进水,在还有一艘艘军舰随时等待着化身成为撞击船向他发起致命的撞击。
等到那个时候全世界都会看到苏联海军的军舰是怎么样被撞沉的。
所以为了维护海军的荣誉,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保存宝贵的军舰,尼古拉耶夫上校选择了撤退。
苏联舰队的撤退是在全世界面前上演的——人们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苏联舰队是如何仓皇的离开这片海域。
对于莫斯科来说,这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侮辱,这个时候莫斯科不应该下达命令,宣称莫斯科就在你们身后,一步不准撤退吗?
按照某种传统,莫斯科似乎是应该下达这样的命令,毕竟,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现在的莫斯科压根儿就顾不上万里之外的印度洋了。
此时的莫斯科正在处于一场风暴之中——更大的事件甚至掩盖了他们在印度洋上的退缩。
“从西德到法国到英国,再到美国,到SEA……发生了什么?”
在会议室里坐在首席位置上的勃列日涅夫的双肘拄着那个绿呢台面的会议桌,平时看似一个老好人的他,这会儿甚至就连说话的语气都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
“我们的情报网在一夜之间被他们给解决了,几百名优秀的情报人员同时遭到了逮捕!
我的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想知道,谁造成了这一切?是什么样的失误导致我们的情报人员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
面对勃列日涅夫的质问,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谢列平,他们都知道,克格勃是谢列平控制的。
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情肯定是要他给个说法,需要他来负责了。
“我,我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想到他们居然可以掌握这么多情报人员的信息,这些信息按道理来说都是机密,怎么可能会泄露呢?”
谢列平有些不知所措的辩解着,消息传来的时候,他整个人完全都蒙了。他曾通过电话去询问过谢米恰斯内。但是那边也是一无所知的。
现在,谢列平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心腹,投向谢米恰斯内。
按道理来说他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会议的,但是因为今天的情况特殊,所以谢米恰斯内才会列席这场会议。
其实他之所以出席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让别人向他问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