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指着龙建华说,“年轻的质量管理大师,你来说说你对他的看法,免得他老在吹捧我。”
说完呵呵笑起来,龙建华、麦吉田和克劳斯比也哈哈大笑。
龙建华笑道,“戴明先生,我觉得克劳斯比先生说的很对。大家都想着提升质量,都在朝那个方向努力;可您提出的pdca循环给了大家一种思考模式,让这些人事半功倍。”
“至于克劳斯比先生,我觉得他的一句话和一个词代表了全部,那句话是‘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一个词是‘零缺陷’。”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涵盖了质量管理全部内容。克劳斯比先生的一书将其解释的淋漓尽致;‘零缺陷’这个词,看起来是这句话的目标,其实内涵一样的广。”
坐在旁边的麦吉田嘿嘿笑道,“三位质量管理大师,你们这是在给我上课吗?”
三人一听,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随即,他说了一句,“戴明先生,克劳斯比先生,龙教授建议我组织发行一本有关质量管理的期刊,我也有些意动。我计划在明年一月发行第一期,今天能不能向两位约稿?”
龙建华跟着说,“香岛华文大学是质量管理体系组长单位,没一本期刊真的有些不行。戴明先生是质量管理先驱之一,克劳斯比先生不但是先驱之一,还是米国质量管理学会总裁,现在是pca及克劳士比质量学院创始人;两位的稿件,对这本刊物的权威性有着巨大的影响。”
“况且,我觉得质量管理界,现在没有一本真正权威的专业刊物。香岛华文大学发行这么一本刊物,对全球质量管理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虽然戴明年龄大,但真正出名相对较克劳斯比晚。
克劳斯比于1979年出版的著作,不但奠定了他大师的地位,还标志着质量管理学的诞生。
而戴明虽然从1946年就开始为岛倭国讲述统计方法、摸索质量管理,但真正出名还是因为他1980年6月在nbc的一句“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他出版过一些书籍,有名的要到1986年才出版,以前都默默无闻。
克劳斯比看了一眼龙建华,“米国质量管理学会就有自己的刊物,稿件也来自于全球。按戴明先生的观点,这也算是打破了部门界限,你认为还不算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