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建华偶尔到他们那里去转转,看到他们在不断地计算,不断地试验,都是很拼的,没给她施加压力,“我们是后来者,前面已经有了惨痛的教训。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进度,一切都要以安全为前提。”
黎赛普点头呼应,“我们已经接到了五个国家的两次卫星发射任务,时间比较紧迫;但是,一切还是要以安全为前提。没有安全保证,失败了还要赔款,人家不会继续交给我们订单。”
龙建华笑道,“先不要讲那么长远。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在这个领域,我们是初入者,是小学生,要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能摔跤。”
看过老格林的讲话后,一行人散场。
黎赛普留下来,他笑道,“龙董,我们研究院和集团的名声在外,如果答应明年就发射卫星,可以接到更多的发射任务。”
龙建华摇摇头,“那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帮人家发射卫星,只不过是想积累一些数据,增加一些经验,顺便收回一些投资。”
“我们的目标还是太空旅行,是飞向月球,飞向火星,并在那里建立基地。”
黎赛普哈哈一笑,“我现在对这个目标很是期待。10月8日,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有可能已经存在130亿年的星系,让我激动了好一会。”
“假如我能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对航天技术进行再次突破,到更远的星球上旅游,也不是没有可能;说不定,可以直接跳跃到那个星系去。”
作为科学家,首先就是要敢想,然后将想法变成行动。当然,这敢想,不是胡思乱想,需要有科学依据,或者说符合自然规律。
不过,黎赛普能这么想,龙建华是没想到的。印象中,他从没在别的领域讲过这样的设想……
在家吃晚饭的时候,铮宇说,“爸,米国今天有个77岁的爷爷第二次到太空旅行了。”
龙建华扭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呢?”
铮宇回应道,“我们很多同学都想当宇航员。他们都写信给米国,希望下次可以搭乘米国的火箭去太空旅行。我也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