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来到这里的林琳笑着说,“龙总,客人们已经去会议室了,我们边走边聊吧。”
龙建华笑道,“行。不过我要先和我们的功臣握个手。”
在这里等着的,不仅有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还有钢铁事业部以及钢铁公司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和他们握手,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研究项目负责人钱博士握着龙建华的手说,“龙总,如果不是您的坚持,我们这个项目不会成功。”
龙建华笑着说,“如果不是你能坚持16年,我们就不会有这项技术。”
周围的人都是面带微笑,听着他们互吹。
其实,这真的不是互吹。
1987年8月成立这个项目,源于钱博士最先提出通过生物触媒、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龙建华则要他们把视野扩大一些,将氨基酸也考虑进去。
当时的生物研究所所长胡海元都很犹豫,只说路线上行得通,但不会有什么价值,但龙建华还是坚持立项。
在连续几年沉寂后,项目组终于找到一种生物触媒,将二氧化碳合成了葡萄糖;又是几年的研究,发现这根本不能进行工业化,因为转化率低,而葡萄糖太便宜。
终于在,2001年,他们发明了一种化学催化剂,将转化率一下子大幅提高到85,成本陡然下降三倍,完全可以工业化。
于是,他们开始进行工业化设计,同时优化催化剂配方
终于在去年年初,这条利用钢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生产葡萄糖的生产线开始动工;一直试车三个月,然后进行技术改造,6月再次试车后,各项参数和指标超过设计水平。
经过再次对生产线进行些许改造,今天正式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