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今儿立春, 家里的农具你得拾掇拾掇, 该修修该换换。”
“咱们家的农具都还好,我前两天特意看了眼。倒是买田地这事,一直不见有眉目,我还寻思着今年能多两亩田地。”陈老汉话里带着渴望:“要是能赶在春耕前买着田,这事儿可就美了。”
“这事急不得,慢慢等着呗,左右咱们手里有钱,得了信, 就抓紧过去,碰着好的良田肥地, 贵点也买。”
“是这么个理。”
夫夫俩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
说完一茬换一茬。
“早饭吃春卷怎么样?”
“你看着张罗, 我都行。”陈老汉没什么意见:“你起不起?不想起就再躺会,外面下着雨,估摸着孩子们也会睡得晚些,我躺不住, 抽会旱烟去。”
陈老汉撑着身子坐直:“起吧起吧, 我也躺不住,看看有没有嫩野菜,去揪点回来包春卷。”
“我和你一道, 顺便把阿牛牵出去啃点嫩草。”
旧岁落雪不是特别多,过年前后几乎没怎么下雪。
今儿初四,逢立春,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吹刮的东风,解冰封已久的大地。
气温依旧寒冻,田野山间却已悄悄降临了春色。
细绵绵的雨,天地仿佛笼了层轻妙,轻轻袅袅瞧不太真切。
陈老汉和陈老爹穿上蓑衣戴稳斗笠,一人胳膊挎竹篮,一人手牵黄牛,踏着微亮的天光薄雾似的细雨,悠悠晃晃的朝山脚下去。
这会时辰尚早,乡间小道行人很少,村子安静的仿佛仍在沉睡中。
“你冷不冷?”陈老汉握了握老伴的手,略凉,他握住了便没有再松开:“没什么绿色,还得再等几天。”
陈老爹笑了笑:“没有便没有罢,等有了咱们再张罗春卷。”
嫩野菜没寻着多少,阿牛却是吃了个肚饱。
夫夫俩回到家,天色大亮,家家户户炊烟升腾,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饭菜香。
崔元九抱着草哥儿往灶屋去,见着陈老汉和陈老爹,笑着喊二叔。
草哥儿奶声奶气的喊阿公阿爷,瞧见壮实的黄牛,还兴奋的喊了句牛牛。
阿牛发出一道悠长的轻哞声。
草哥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阿父阿爹,家里还有点饺子,早饭吃饺子?”
二十九包的饺子,在外面冻了整夜,到今天还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