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好好接受教育,出来重新做人

2011开始 辛老七 3595 字 6个月前

陈耀东道:“回头让她去办张银行卡,工资跟你们一块发。”

袁秋点头,没问罗美工资多少。

下午,陈耀东本来要去趟华辰小区,结果接了个电话后,掉头去了派出所。

周志虎犯事了,被请去喝茶。

过程简单明了,其实也不能说是周志虎犯事了,是他老板犯事了,算是被牵连的,混灰色地带的,从来都是一塌一大片,屁股上多少都会有点屎,只看严不严重。

陈耀东托人问了下,周志虎的问题不大。

罚款放人。

虽然不吃白饭,但还是要在里面待几天,而且底案留定了。

他老子也来了,愁的不要不要的。

就这一个儿子,要是吃了白饭将来咋整,媳妇都不好娶了。

陈耀东给说了打听到了消息,老周才稍稍心。

虽然破财有点心疼,但总比吃白饭好点。

“好好接受教育,出来重新做人。”

陈耀东到没扔刀片,见了人反而宽慰了几句。

虽然不用吃白饭了,但还是要过几天才能出来的。

得走个程序嘛!

周志虎却更难受了,出了这种事,陈耀东这货不该是趁机糟蹋人嘛,什么时候学会安慰人了?怎一个别扭了得,还不如被糟蹋一顿,心里反会好受点。

从派出所出来,陈耀东才去了华辰小区。

华鑫超市老板刘鑫人正好在,还记得他。

“不转,你再不要来了。”

刘鑫没好脸色,还以为陈耀东又是来盘他超市的。

本来就因为房东把房子卖了,续租可能会出问题,心里不太好,再看到这个之前几次要盘他超市的人,哪里能有好脸色,没恶语相向就算是涵养好了。

“知道你不盘!”

陈耀东笑呵呵:“我今天来也不是跟你谈转让超市的,这铺子我买下了,之前老马给你打电话了,我今天过来就是给你说一声,抓紧时间再找地方吧,你还有三个月时间。”

刘鑫一愣:“买铺子的是你?”

陈耀东点点头:“所以早点找地方吧,本来我打算退你三个月房租尽快搬走的,不过答应了老马,就先让你干到今天租期到期,给你三个月时间另找地方。”

刘鑫脸色难看:“我跟老马签的五年的合同,这才第三年。”

陈耀东道:“那你找老马去,这铺子现在是我的。”

刘鑫火气上涌:“我签的五年合同,想让我搬走没门。”

陈耀东呵呵呵:“不要给我说这话,再让你干三个月是答应老马的,那是情份,现在铺子是我的,不租给你也是我的权利,回去好好看看你和老马签的合同,有没有对房产出售产生的相关问题方面的约定,给我说这些没用,九月二十号前必须走人。”

刘鑫老婆也来了火气:“就不搬走你能咋的?”

陈耀东笑着说:“耍横耍赖要有用,还要法律干什么,时间我给你们了,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另找地方搬走还是去法院打官司随你们的便,随便你们闹,来啥招我都接着。”

说罢直接走了。

刘鑫和他老婆气的胸膛呼呼的,像风箱一样。

还是老杜开车。

陈耀东交待曹兴平:“后面的交给你了,盯着这铺子,时不时过来提醒一下,九月二十号前必须清走,十月底必须要装修完正式营业,不要拖到十一月份。”

曹兴平答应着,心里感慨。

有钱就是硬气,底气都不一样。

晚上。

陈耀东去了二伯家,下午二伯母打来电话叫去家里吃晚饭,不能不去,就跟陈二哥两口子过去了,吃了顿晚饭,陈耀东心情是舒畅了,陈二哥心情却不好了。

二伯和二伯母都夸陈耀东本事,大学毕业一年就开公司当老板了。

二伯还不忘敲打了下儿子:“你老说上大学没用,就混了个成人大专,看看耀东,要不是上大学,能开公司当老板吗?以后再别把你那一套东西给孩子灌输。”

陈纪东挺委屈:“爸,能不能当老板和上不上大学一毛钱关系没有。”

二伯黑着脸道:“你得分清楚个例和普遍的区别,不上学混的好的不是没有,但为什么还是要上大学?要照你那么说,你也别让孩子上学了,干脆跟着你卖内衣去。”

陈二哥张口结舌说不出话,他不是这意思啊!

刘燕低头吃饭,心里笑脸上不笑。

陈耀东是脸上和心里都笑,乐呵呵吃瓜看戏。

吃过晚饭坐了一阵下楼,陈二哥心里气还不太顺。

“妈蛋的,都是你害的!”

陈纪东骂了陈耀东两声,又说了件事:“七月学校放假我打算去自驾游,你去不去?”

陈耀东问:“你和谁去,一个人还是嫂子也去?”

陈纪东道:“废话,当然带你嫂子和孩子一块去啊,不然为啥要等学校放假。”

“不去!”

陈耀东道:“你们一家子去游,我形单只影的跟着干嘛去!”

陈纪东道:“那到时我开你车,出去玩还是得霸道。”

“我的还是新车!”

“滚蛋,宝马不比你那破丰田有面子。”

“一个破5系谁稀罕。”

“那你别开,凯美瑞留给你。”

草了。

哥俩就此分道扬镳。

隔天,陈耀东去了镇上开会。

也不知道镇上从哪知道他开了公司的,总之把电话打到了公司,会议主题是乡村经济发展座谈交流会,镇上一把手亲自主持,来了不少人,都是杨河镇的企业主。

一眼望去,不是养猪的,就是养牛的,再不就是种植大户。

个个脸色木然,压根不像企业主。

稍微有点样子的也就是几个在乡镇落户的农业公司或者建材加工类的企业主,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至少比那些养猪的和包地的像那么回事儿,像是个老板。

陈耀东都惊讶,没想到杨河镇竟然有这么多企业家。

先学文件精神,大家昏昏欲睡。

陈耀东却听的认真,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还没有被文件轰炸荼毒过,反而觉得文件里的有些政策导向很值得研究,办企业的至少要清楚官方的政策导向才好提前布局。

从上层的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给的政策越来越少,各种补贴也越来越多,虽然不知道最终能落实多少,但至少政策层面是利好。

陈耀东觉得要好好研究,搞农业的,不跟着政策走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