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景秀御园小区内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人影。
广场北边的商店陆续开门,偶尔能见到几个早起过来买菜的。
东边拐角靠近大路的超市昨天关门了,听说转掉了,不少商店主都在猜测,盘下店面的人会干啥生意,最好不要再开超市了,不然太抢生意了。
小商店本就生意难做,要是再被超市分流一下,就更难做了。
上午九点,陈耀东到店里,把门打开。
上家给留下了不少货,或者说是强卖,虽然没有两万多,但一万还是有的,怎么处理这些货又是个麻烦事,全扔了肯定不行,只能打折便宜处理了。
大概数了一下,货有点杂,实在不好统计。
各种牛奶有个十几箱,最多的则是酒,没拆的加上货架上拆开的,也有十几件,但都不是啥好酒,多数都是三四十块钱的便宜货,这还是零售价格,进货的话估计还便宜。
等了一阵,陈兰兰骑着电摩到了。
“陈哥,这就是你盘的店啊!”
陈兰兰四下看了看,感觉透着一股萧条味。
陈耀东嗯了声,道:“你弄个打折牌子放门口,先把这些货清一下,三天时间,能卖多少是多少,全部五折清,三天后卖不掉的全部收起来,回头我拉回家。”
陈兰兰答应着:“半价的话应该能卖不少,我先买几箱牛奶。”
陈耀东道:“你就别占这点便宜了,送你两箱就行,剩下的牛奶酒给我装车上,回头我送人,整条的烟也给我装了,还有那些货架,你问问有没有人要,有人要也卖了。”
陈兰兰道:“南关旧货市场有专门收这些东西的,回头我去问一下。”
“行,差不多能卖就卖。”
陈耀东挺满意,有个跑腿办事的真省事,这些破烂不值钱,让他自己浪费时间精力去处理这些烂破在有点大才小用,在苏少妇那呆上一个小时都几十倍的赚回来了。
陈兰兰问:“陈哥,这个不用再装修了吧?”
陈耀东道:“不用装了,都是超市,布局都差不多,货台调整下就行了,就是后面那个储物间太小了,没啥大用,拆掉的话还得砸墙,太麻烦了,就不拆了。”
陈兰兰道:“储物间有用呢,可以多存点能放的菜。”
“那就留着吧!”
陈耀东道:“下午关门了咱俩去超市看看,再实地考察一下。”
陈兰兰答应着,目光还在货架上扫来扫去的。
五折处理,就等于半价,这种便宜可不常有。
自己用的着的,自然要多买点。
白酒全部装箱,一共还剩下十三箱,牛奶有十一件,烟剩的少,只有两条,而且不是啥好烟,二十块钱以上的一包都没有,也不知卖完了还是提前拿走了。
总之不管烟还是酒,剩下的全是便宜货。
陈耀东把烟酒牛奶全部装车上,跑了一趟四坝,全拉到小舅家。
宋齐昌很吃惊:“你买这么多东西干嘛?”
陈耀东道:“不是买的,我盘了个门面,之前开超市的,那老板货没卖完,剩下的货都转给我了,扔了可惜,就给你拉过来了,回头舅舅和姨妈们分一下。”
宋齐昌道:“这么多东西呢,你便宜点处理掉啊!”
陈耀东道:“还有不少货呢,我哪有时间天天处理这些东西啊!”
宋齐昌一边帮卸货,一边问道:“你卖衣服一个月挣几万,卖衣服不好啊,怎么又跑去卖菜,就算开个服装店卖衣服也比卖菜强啊,卖菜挣不到钱。”
陈耀东不敢跟舅舅骚包,随便应付几句,把货卸完,跟外公外婆坐了十几分钟,又跟着小舅去考察了一下蔬菜大棚,了解了下蔬菜行情,吃过午饭才走了。
在苏少妇店里干到七点,连饭也没吃就先去了景秀御园。
太阳已经落山,还还没有黑,日子又长了些。
到了店里,看到门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两行大字:半价处理,只卖三天。
店里人不算多,只有五六个人在货架上挑拣。
陈兰兰站在柜台后,无聊的看着人挑拣。
看到陈耀东忙招呼:“陈哥!”
陈耀东问:“处理的咋样了?”
陈兰兰道:“烟全部卖完了,调味品啥的也卖了不少,其他的还好,饮料卖不动。”
陈耀东咂咂嘴,又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烟卖的快,因为这玩意儿是刚需,且从不降价。
调味品卖的快,是因为这玩意也是必不可少的,且保质期长,也很少降价,半价处理更是很少见,饮料卖不动,因为这东西不喝也不死人,而且超市经常搞打折促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越是平时从来不降价的东西,一旦打折就很好处理。
越是经常降价的东西,即使打折也不好处理。
等最后一个女人出去,陈耀东才问:“卖了多少钱?”
陈兰兰看了下,说道:“一百两百多,不到一千三。”
陈耀东瞅瞅空了不少的货架,多少有点蛋疼。
掏了将近三万接的货,估计最多处理几千块,真特么不爽。
“走吧!”
招呼了一声,准备关门走人。
陈兰兰忙道:“还早呢,晚上逛超市的我,我再等会。”
陈耀东道:“不等了,能卖多少是多少,咱们再去超市看看。”
陈兰兰哦了声,连忙收拾东西锁门走人。
这次去的是景安最大的宜家超市,营业面积超过三千平的大营购物商超,生鲜蔬菜营业面积超过了三百平,正是高峰期,蔬菜区域人挤人,称斤打票都得排队。
陈耀东又开始做梦,对陈兰兰说:“你说以后在景安的每个小区开一家蔬菜超市,而且菜卖的比农贸市场便宜,以后人还会不会大老远的跑到超市来买菜?”
陈兰兰道:“太便宜挣不到钱。”
陈耀东道:“不考虑挣钱,只要保本就行,甚至稍微亏一点都可以。”
陈兰兰想了下,道:“我肯定是哪里便宜就去哪买,如果离的近就更好,当然菜要新鲜才行,种类也要多,不过超市的菜种类多,好多人还是喜欢上超市买菜。”
喜欢?
陈耀东很蛋疼,习惯还真是个让人不爽的东西。
第94章
陈耀东以前没买过菜,通过这些日子的考察和对比,才摸清了市场行情。
通常来说,农贸市场的菜种品齐全,菜也比较新鲜,价格也比超市便宜,许多上了岁数的阿姨老太太都会去农贸市场,超市的菜价格比农贸市场价格要贵点,但部分打折的特价菜却很便宜,同样很受欢迎,所以竞争的核心永远是便宜。
当然,不在乎价格的人也所在多有。
有人就喜欢来超市买菜,不愿意上农贸市场。
陈耀东观察了一阵,随口问陈兰兰:“要是你买菜的话,价格一样的情况下,你会买散称的,还是买那些打好包装的?”
陈兰兰道:“当然是买散称的啊!”
陈耀东愣了下:“为啥?”
陈兰兰道:“这些包装好的都是不怎么新鲜的,才打了包装卖的。”
我草!
还有这么说法?
陈耀东是真不知道,又是思维误区啊。
又问:“还有别的原因吗?”
陈兰兰想了想,道:“还有就是,买散称的可以挑啊,我想买哪个就买哪个,打好包装的不能挑,是人家给选好的,买东西当然是要自己挑的才放心啊!”
“……”
陈耀东无语了,这又给他上了一课。
之前觉得包装菜挺好的,打了包装看着好看,如果价格再有优势,肯定会受欢迎,还准备找人找库房搞一个流水线包装生产呢,结果尼玛竟然不愿意买包装好的?
也可能是陈兰兰一个人的想法,不代表大多数。
陈耀东不信邪,之前没注意过这个,现在注意到了,自然要实地考察。
当下现场问了十位阿姨,得出的结果是,有八个人都是和陈兰一样的想法,不愿意买包装好的菜,两个人表示如果价格一样且菜品新鲜的话会买一些。
百分之二十的比例。
日了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