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东不想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精力,不划算。
晚上又去了趟陈二哥家里,把陈二哥的十万块钱还掉。
第二天继续忙,注册公司,制作广告牌,订货柜货架,买箱货车,卫生、消防、食品等一个都跑不掉,一大堆麻烦事都得他自己办,忙的是顾头顾不了腚。
好在有个免费劳力二表哥,否则非焦头烂额。
三月三号这天,陈耀东和二表哥薛丘明正在车管所给新买的箱货车上牌,广告公司打来电话,广告牌设计好了,让他过去看效果图,陈耀东让发到qq上。
等了一会,qq上收到一张图片。
陈耀东打开看了下,广告牌设计的以绿色主为,还有一个logo,一个绿色的圆圈里面放几样蔬菜,四周还有一圈英文字母,好像是公司名称翻译的。
后面跟着几个大字:兴农绿色超市。
名字是陈耀东起的,注册的公司名称叫景安市兴邦农业有限公司,店铺的广告牌就缩写成了兴农绿色超市,薛丘明嫌名字太土,当初没少吐槽。
陈耀东觉得广告牌不好看,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好,就是觉得不够高端大气,跟大街上那些千篇一律的广告牌没多大区别,就让薛丘明看:“你看这广告牌咋样?”
薛丘明看了眼,一脸嫌弃:“土的掉渣。”
陈耀东问:“哪里土了?”
薛丘明道:“哪里都土,一点都不大气。”
陈耀东就让重新设计,广告公司效率还蛮高的,第二天就拿出了一个效果图,结果看了还不如第一个,依旧土到掉渣,陈耀东有点不耐烦,这什么设计水平啊!
继续重新设计。
广告公司也不耐烦了,让他给个意见。
给个毛线意见,老子要知道怎么设计好看,还要你们广告公司干屁。
扯来扯去,最终还是选了第一个。
隔天,薛丘明撂挑子不来了。
陈耀东只能一个人跑,真想招个拎包跑腿的秘书,奈何就一家小店,养不了闲人,实在装不起那个高端逼,只能辛苦陈老板自己跑,到是弄清楚了注意公司和办各种证照的流程。
一直忙到三月中旬,才算告一段落。
货架都装好了,几个货柜也摆好了,就等上菜卖菜了。
奈何消防手续还没下来。
次日上午,袁秋也来了,陈耀东领着两个兵开始调查市场,主要是打探小区小商店和周边超市的菜价,打探完后拿本子一样样记下,然后又跑大市场。
蔬菜价格高低,主要看大市场。
这里是一手价,菜商的收购价不但决定着菜农的收入,而且影响着景安其他几个农贸市场和所有零售商的终端售价,不但菜农们关注这里,菜商同样也在关注。
景安本地种的菜,早起进菜的时候可以直接跟来送菜的菜农拿,价格也比较便宜。景安没有的,就只能从大市场的菜商那里拿,价格相对比较贵。
有些供应量小的,贵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比如蒜台,零售都卖到六七块钱了,拿货少说得三块往上。
当然也不是绝对,有些景安本地菜也有比较贵的,比如青椒,一方面是产量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省内或者全国菜价的影响,总之影响菜价的因素太多了,得时时关注。
第96章
凌晨五点,正是好梦时。
陈耀东被一阵刺耳的响声吵醒,随手一把关掉闹钟,静默了两三秒,才猛的一睁眼睛翻身爬起来,穿衣服出门,去拍旁边卧室的门:“起床了,快点!”
“草,才几点!”
卧室里响起抱怨声,随后是悉悉数数掀被子的声响。
陈耀东去了洗手间,刚刷完牙,高立明就提着裤子半梦半醒出来了。
等他洗完脸,高立明才从卫生间出来。
“速度快点!”
陈耀东催促了一声,又进了卫生间。
今天要去上菜,他一个人肯定不行,两个女人指望不上,就把高立明抓了壮丁,有袁秋这个由头,高立明就是免费劳力,不用白不用,不然还得再雇人,真心养不起。
很快收拾停当出门,天还乌漆麻黑的,凌晨五点,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连早饭也没吃,开上停在楼下的崭新小箱货就出了门。
箱货车不好开,车大了对新手司机来说就更不好驾驭。
陈耀东不敢开太快,五点四十才到了大市场。
天还没亮,大市场已经灯火通红,进进出出的各种货运车辆和农用车络绎不绝,有来上来的,也有送菜的菜农,睡的是不是比狗晚不知道,但起的比鸡早却是真的。
“挣个钱真心不容易啊!”
陈耀东感慨了一声,当年他也卖过菜,七八年前家里种大棚的时候,凌晨三四点就得起来去棚里摘菜,然后拉到大市场来卖,有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
太特么辛苦了。
没想到时隔多年后,还会这么早来大市场。
不过那时候是卖菜,现在却是来买菜的。
进了大市场,熟门熟路的去了蔬菜区域。
市场里车太多,堵的一批,陈耀东开的小心翼翼的,惟恐出师不利。
蔬菜区域是一排排大库房,菜商就守着个库房进货出货,都是大批量进出,菜农用各种工具把菜拉到这里,直接卖给菜商,然后拿钱走人。
后边还有个自由交易区域,停了不少农用车辆,几个农贸市场的菜商从这拿货,价格比大市场的菜商要贵一两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农民又不傻。
嫌贵就去大市场菜商那拿,那就不是贵一两毛的事情了。
还有一些比较勤快的零售商也会早起来这拿菜,多是量比较大的。
陈耀东把车停好后,随便问了问价,然后给他小舅宋齐昌打电话。
打完电话找了一阵,才在一大堆农用拖拉机群里找到宋齐昌。
陈耀东忙过去,问“舅舅,菜卖完了没?”
宋齐昌正在收拾稻草盖布啥的,看到陈耀东,忙将手中的活计扔到一边,抹了把头上的汗道:“还剩一筐黄瓜和一筐圆茄子,你怎么才来,这会都是剩下的菜了。”
陈耀东苦着脸:“太早了,起不来啊!”
宋齐昌道:“吃不了这苦你还卖啥菜。”
“……”
陈耀东无力吐槽,也不敢给舅舅吐槽,忙说:“你剩下的都给我吧!”
宋齐昌道:“那你把车开过来,我给你装上。”
陈耀东答应一声,忙跑回去把箱货车开过来。
宋齐昌见了车,啧啧两声:“你这哪像个干买卖的,进菜随便买个三轮车就够了,大不了一次少装点,天天跑上一趟,还都是新鲜的,你买这么大个车真是浪费。”
车其实并不大,六万块钱的箱货车都有多大。
但只给一家菜店拉菜,显然有点大了。
陈耀东道:“我又不是只开一家店,以后还要开好多家,迟早都得买!”
宋齐昌没再说什么,把剩下的一筐黄瓜和圆茄子搬出来就往他车上装。
陈耀东忙拦住:“先过称,先过称!”
宋齐昌道:“剩下没人要的,你先卖着试试,以后再说!”
这哪能行。
虽说菜农们卖不掉的菜有时也会拉回去,甚至不好处理半路扔掉。
但那和占便宜白送是两码事。
陈耀东道:“舅舅我做买卖的啊,不是来占便宜的,你先过称,赔钱赚钱先不说,但我可不能占你这种便宜啊,要不是买卖你给我我就拿了,但买卖就得按买卖的来。”
宋齐昌还不好意思:“我哪能要你的钱。”
陈耀东道:“你要不过称我就不要了。”
宋齐昌没奈何,只得放称上过了一下斤两。
54公斤,108斤。
又把圆茄子过了一下,46公斤,92斤,比黄瓜轻。
陈耀东拿出手机计算价钱:“舅舅黄瓜1块3,一共140块4,圆茄子1块2,一共110块4,一共2508,钱就先不给你了,回头多拿点一块给你算啊!”
宋齐昌连忙道:“没那么高,给大市场的黄瓜才一块二,茄子一块,最后剩下卖不掉的都要便宜处理,我都打算给钱就卖了,黄瓜一块,茄子八毛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