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娘亲,我明白你的意思,”赵益清拉着赵夫人的手,话说的颇有些推心置腹的意味,他道:“只是现在有些麻烦,以前的事只是我忘了,旁人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些事情,并不是我忘了就可以过去的,总有人会抓着过去不放。”

“儿啊,你长大了。”赵夫人摸摸赵益清的头,道:“既然这样,娘亲告诉你,有什么事你扛不住了,记得有爹娘帮你扛着,莫有太多负担,事情是这样的……”

赵不染由于早产,常年体弱,被赵家养在府中,常年闭门在家,诗书皆由请回来的夫子教导,饮食请的是从宫里出来的御厨,喝的茶叶向来都是嫩茶尖儿,还必须得是君山银针,养的是又精又细,全府上下当宝贝疙瘩一样宠着。

但赵不染他总是想的与别人不一样,换了旁人被这样宠着,那恨不得是上天摘星星摘月亮的,怕不是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里。可或许是要弥补赵有德当年没考功名的遗憾,赵不染生生被养出了一腔热血。从儿时他还在因为体弱常年卧病在床的时候,便已经渴望着建功立业,尤其是对当年夺走的南十三州,耿耿于怀。

五年前,穆棣从南桑夺回七州班师回朝,赵不染第一次向家中提出任性的要求,他硬是要拖着病体去迎将军,那时他的眼神亮晶晶的,在烛火的晃动中,他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那时他刚满十三。

或许是有了想要追求的东西,赵不染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比常人比不得,但至少不用长时间卧病在床了。于是他向父母请命,要去外面的。赵父赵母虽担心,但赵不染实在是太少提要求了,况且赵不染长这么大并未有什么朋友,便欣然应允。那一年,赵不染十四岁。

赵有德是个很低调的人,大家都知道赵家生意做很大,但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大,赵不染很好的继承了他爹这一点,在书院知道他是赵家少爷的人寥寥无几,就算在之后知道了也没太当回事,毕竟赵不染在京城纨绔圈子里默默无名,甚至格格不入。

赵不染在私塾呆的并不开心,但书院教了他许多家里夫子不会说的东西,他在这里明白了人心善恶,权力纷争,见多了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但他依然有着那颗赤子之心,多年未改。

在赵益清穿过来不久前,赵不染得到了一个机会,他可以去见见他的偶像,穆棣穆将军。他向府中每一个人宣告

了这个好消息,盼望着能与将军一同去收南边余下六州。

只是多年的崇拜似乎随着少年的长大变了质,渐渐的变成了喜欢,少年心事总是藏不住的,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穆棣的耳朵里。赵不染要见穆棣,穆棣避而不见,并不给他机会。但巧的是,突然有一天,二人在街上相遇了。

彼此都认出了对方,赵不染兴奋的说:“将军你可知我在诗墙上的诗作,之前您夸过的!我写的是提青锋四斤三尺,收余下……”

“赵益清!”赵不染还未说完,穆棣就打断了他,他面无表情,言语冰冷,他道:“堂堂男儿应为国为家,儿女情长便罢了,还甘于人下,简直丢人至极!收余下六州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那一刻,少年面色苍白,心碎了一地,穆棣走了他也不知道,只是一个人愣愣的站在街道上,不发一言,半响,笑了一下,失魂落魄的向家走去。

再之后,就是赵益清穿过来落水了。

“也就是说,我表白被拒,然后想不开自杀了?”赵益清总结道。

“没错。”赵夫人点点头,道:“只是儿啊,事情皆已过去,你也莫往心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