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天生大司农

当地根本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来安抚百姓。

“物资那么匮乏吗?”刘辩有些纠结,难怪张钰入朝第一个提议就是恢复常平仓。他说这番话的时候,自然是看向大司农。

曹嵩知道自己逃不掉,但他还是可以甩锅,出面说道:“常平仓以及各地储备粮等事宜,皆乃杨俊负责,陛下可以向他询问。”

杨俊?刘辩一听这名字耳熟,转念想起是黄巾少帅,也就是张钰推荐的大司农丞。

说是杨朱后裔,还以为三四十岁,谁知道是个刚及冠的年轻人,也就没有太关注。

基本上,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杨俊只是黄巾少帅安插到大司农的人。

只是居然安插一个弱冠之龄的年轻人,黄巾少帅麾下真是无人可用了!

杨俊见点到自己的名字,自然出列,缓缓说道:“陛下,最早建立起常平仓的泰山郡,以及后续的平原郡,济南国,乐安郡,共有”

每个郡的数据,他居然是倒背如流。甚至这些粮食具体用到什么地方,还剩多少作为紧急储备,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清楚到,让人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乱说一个数字。

“数字没错?”刘辩看向曹嵩,真有些担心,主要还是杨俊的年纪放在那里。

“有些数据不太清楚,但有几组数据老臣有印象,的确是这样。”曹嵩也不敢保证,但自己的确看过两三组数据,真就一字不差。

窥一斑而见全豹,既然这两三组数据没错,那么其他的数据,大概率也是没错的!

只是意识到这点后,才发现这杨俊真是奇才!

连曹嵩都不由得感慨,这人就天生干大司农的!

刘辩闻言,也不得不对杨俊另眼相待,就这记性,谁想在这些粮食上动手脚,那纯粹就是找死。

甚至他都觉得,有杨俊这个人在,锦衣卫是否配合都无所谓了!

“咳也就是说,目前的粮食不仅要用于应付可能发生的战斗,还要安顿豫州的百姓,所以才有些短缺,是这个意思吧?”刘辩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