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昭侧目,这段话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临时编的,他都没有记住,赵寄真的记住了?

“重复一遍给我听听。”

赵寄当即背了起来,内容与韩昭方才说的一字不差。

韩昭神情古怪起来。

他还没发现赵寄居然是个过耳不忘的天才。

1.0也一副惊讶的样子:【厉害了!】

韩昭:“这事儿你不该知道吗?”

1.0丝毫没意识到自己身为系统的不称职,还反问韩昭:【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个?】

韩昭:……

【不过这个是好事情呀。明帝聪明,大大你教起来也省力。】

韩昭不习惯像1.0那样盲目乐观,他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但愿吧。”

一个好的帝王之师是什么样子?韩昭不知道。

让他帮赵寄打天下,他二话不说,毫无问题。

但现在的赵寄还远没有做帝王的才能,他只是一个比同龄人聪慧的孩子,他需要的不是韩昭把江山捧到他面前,而是需要韩昭耐心教育、引导。

韩昭不知道怎么去做,他没有做过老师,也不擅长做老师。

韩昭自己想不明白,决定向1.0寻求答案:“史书上的良师们,都是怎么做的?”

1.0思索了一会儿,总结道:【因材施教,教才能更教做人吧。】

“那历史认为一个中兴之主、千古帝王该是什么样?”

【兼听则明。】

非常精炼的答案。

是了,一个皇帝不需要会太多,事必躬亲不算高明的治国手段。皇帝有臣子,有很多臣子,忠诚的、贤明的、有才干的、奸佞的、愚蠢的……忠诚却愚蠢的、有才却奸佞的、贤明却迂腐的……

帝王需要做的是用好他们。

韩昭:“我知道了。”

——不,他什么都不知道。

知易行难,若谁都能明白道理就能做到,那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纷争与遗憾。

赵寄背完了,一双黝黑的眼珠子亮油油地看着韩昭,就像一只摇着尾巴要表扬的小狗。

韩昭略觉好笑地弯起嘴角,对赵寄抬了抬下巴:“起来吧。”

没有得到赞赏赵寄有些失望,他扁着嘴爬了起来。

刚坐下来,赵寄肚子就传来一阵雷鸣般咕噜声,比唱戏的锣鼓声还要清亮,这对他来说本是小场面,但偏生在韩昭面前就让他脸发烧。

他羞窘地去看韩昭,只见韩昭眼唇微弯——果然在笑他!

不过笑完之后,韩昭捡起一根棍子,从火堆里刨出一个泥块。

赵寄见韩昭把泥块砸开,露出一只烤熟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