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他只是下意识用上了这句诗, 不想竟被冯宾惊为天人, 认为他是不出世的才子, 对他更为敬重。

容乐解释了好几遍, 这不是他写的, 他只是借用, 冯宾表面上“好好好”地答应下来, 眼中流露出的尊崇却更为明显。估计是内心认定了他是因不慕名利才故意这么说。

容乐白费口舌, 最后只能无奈作罢。只在心中想着,今后说话一定要注意了, 这种事还是少发生为妙。

他既然没那份才华, 没必要用着古人的诗句给自己脸上贴金。

相比较于冯宾,沃春池的稿子却让容乐有些惊讶了。

他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后来的谈话中得知沃春池还会作画, 于是心想若是对方实在在写作一途上没天分, 正好可以留下来当个画师。

却没想到对方的书稿竟然质量不错。虽然还有些小毛病,但瑕不掩瑜。

先前那本用来试水的故事毕竟是他第一次写作,脉络不太清晰, 情节也很混乱。但这本有了容乐先前打下的大纲,他只要照着上面的剧情扩写,一下子就把他的文笔凸显出来了。

容乐边看边觉得自己捡到了人才,心中美得不行。

他从中挑出了几个比较大的影响阅读的问题,让沃春池拿回去改,让他尽快交上修改稿。而且这次定稿后,就会准备出版这两本书。

而另一方面,他让书店老板去联系印刷作坊,老板给他的回话却并不乐观,如今纸张虽然已经普及,但印刷需要雕版。而且这是要印足有几万字的书籍,无论是雕版还是请雕版师傅的价格,都不会低。

容乐一听他说话支支吾吾就不耐烦,皱着眉头,“你就直接说要多少钱?”

在得出几十两银子的答案后,容乐想了想,虽说绸缎庄现在每个月能给他带来百八十两的利润,但他总不能一股脑全都投书店去。

而且一本书就要几十两银子,那以后他每次印刷岂不是都要花这么多?与其一笔笔往外掏银子,不如一蹴而就,直接买个印刷作坊得了。

于是他直接问老板这个办法怎么样,老板脸皱成了苦瓜,“大公子,您说的办法也不是不行,但是……像印刷作坊都是在世家名下的啊,不说人家作坊值多少钱,怕的是就算您拿着钱也没地方买。”

容乐一惊,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