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斯和灰熊的首节,他们还是内线吃亏,钱德勒直接和内线对抗,效果也一般般。
当然,主要还是小斯没有完全攻出来。
要是他们攻出来,钱德勒就够用了。
没有足够好的后卫,尼克斯有些带不起节奏,所以有些比赛明明实力不差,却是打不了那么好。
等到轮换时期,情况才稍微好一些。
灰熊主力很强,但他们没什么替补,特别是有伤病的情况下,轮换阵容就真是一些老弱病残。
而黑白双熊兰多夫和小加索尔作为内线消耗又大,不能完全顶着打,所以坑得住灰熊强度的球队就会有机会拿下他们。
常规赛有些球员不愿意和灰熊拼,但到了季后赛,强队就不会太怕他们,所以也决定了灰熊在西部只能搅混水。
他们的实力,还是稍差了一点。
第二节,安东尼开始回暖,安东尼就算没有到超级球星的级别,也强过一般全明星很多,大约和韦德差不多,他不可能一直效率低。
但小斯还没有起来,所以灰熊在上半场还是保住了领先。
灰熊算打的比较整体,到了第二节,他们的内线也很难发飙了。
因为黑白双熊要在防守上消耗精力,进攻端就很难一直高水准,毕竟他们的进攻也不算强,强的是综合实力。
中场休息的时候,张思新就分析灰熊的进攻,觉得他们续不上。
第三节,就到了他们全面反击的时候了。
下半场上来,尼克斯防守强度提升后,灰熊果然攻不出来了。
这也有节奏的问题,灰熊差不多比赛开始就全力以赴,不像是尼克斯有个循序渐进的味道。
这也是张思新严格按照强队标准要求球队,尼克斯才能在下半场继续提强度。
这种情况下,安东尼的个人攻击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在高强度防守下,进攻效率下降,但还是有。
灰熊能攻的时候不明显,对方攻不起来的时候,安东尼这点就可以决定胜负。
所以第三节,灰熊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尼克斯就把比分追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