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后,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小镇和附近的几个山村,外山村朱二家的小儿子铁柱,因为考试考了第一名,得了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可是村里村民们的两年收入。
里山村,周母从地里往家走的时候,被几个妇人叫住了。
“大丫娘,忙完了啊?”
“忙完了,这不正回家吗,你们这是在聊什么呢?”周母笑笑回答。
“大丫娘,你知道外山村的铁柱吧?”其中一个妇人试探问道。
“知道。”周母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我们这不寻思着,要是你家大丫继续读下去,这十两银子不就可能是大丫的了吗?”
“是啊,之前大丫考试不都是第一名嘛,学堂的夫子还两次来你们家,希望大丫继续读下去,可见大丫读书确实好啊。”
“这也说不准,听说铁柱那孩子读书也非常好……,我还得回家做饭,就先不聊了啊。”周母勉强笑了笑,快步向家走去。
周母走后,剩下的几个妇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问道:“你们说,大丫娘会不会再把大丫送回去呀?”
“她送不送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要把我家小子送过去的,省的他天天在家给我捣蛋。”
“得了吧你,都是为了那十两银子,有什么不好说的?我也打算把我家哥儿给送过去呢。”
“是啊,我之前见过那个外山村的铁柱,挺文静的一个小孩,看着没我家姑娘机灵,说不定我家姑娘去了学堂后能把他比下去,也拿个第一名呢!”
“哈哈……,这可说不准,到时候咱们就看看谁家的孩子能拿第一吧!”
……
晚上,周母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末了还是把熟睡的周父给推醒了。
“他爹,你说咱们要不还是把大丫送回学堂吧?”
“……嗯?你大半夜的不睡觉就是想这事呢?咱们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不让大丫继续读下去了。”
“不让她读不是恐怕她不听话吗?我想了想,咱们大丫从小就乖,你看就算是现在,大丫虽然想去学堂,但是我们不同意,她也没有偷偷去啊。”
“你是不是看中了那十两银子?”
“什么叫我看中,要不是咱们家大丫没继续读,那什么铁柱能考第一吗?夫子之前不是说大丫的成绩比第二名高出许多吗?都怪你,非得让大丫现在不读,不然那十两银子不就是我们的了吗?”
“你…,当初你不也同意了吗,现在到怪起我来了……要不,我们再等几天看看?说不准学堂只给这一回奖励呢。”
“还等什么!人家学堂那儿放出消息来了,说是以后每年年末的测试,第一名奖励五两银子,第二名奖励三两银子,第三名奖励二两银子!”
“怎么不是十两了?”
“这谁知道,不过再等下去,说不定五两都没了!咱们还是尽快把大丫送回去吧,这段时间没去学堂,再耽搁下去万一大丫跟不上怎么办?”
“这……,好,我明天就把她送去。”
第二天一早,周父带着周语去镇上学堂的时候,被学堂门前堵着的人群吓了一跳。原来不论是镇上还是周围的几个村子,听到消息的百姓都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了。周父打眼一看,发现他们里山村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来了,有几个甚至把家里的孩子全都送了过来。
当初建学堂的时候,就是根据镇上还有周围几个村子五年后可能有的孩子数量来的,所以今天百姓们送来的孩子学堂都能装的下。因为人数比较多,学堂要求大家排队登记。周父之前明确的说过周语不会再去学堂,现在只能陪着周语跟那些新生一样,重新登记入学。
“瑜儿,这所学堂是一年前建成的是吗?”林奕看着学堂前排起的长队,问道。
“对,阿奕,你这个办法真不错,待会儿我让冬琴传信,其他的学堂也可以按照这个来。”学堂终于不是他们来的时候只有那三十来个学生了,李瑜的心情很好。
“瑜儿,我们走过的这五所学堂,时间最长的已经建成五年了。虽然都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但是没一个学生考中/功名,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林奕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