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认知叫谢瑾华充满了向往。
柯祺想了想,说:“谢哥哥,就算你先行两步,我也会竭尽全力追上去的。”
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明明是谢瑾华等一等柯祺更为省力,柯祺却更愿意叫自己耗尽精力去追。因为,他舍不得让谢瑾华停下脚步。他们不会永远都是一前一后的。不用谢瑾华等他,他会努力站到他身边去。柯祺不愿意让自己成为谢瑾华的阻力,他反而要把谢瑾华的前进当作了是对自己的激励。
谢瑾华能从柯祺的眼中看到他的决心。
“我……”谢瑾华只觉得柯祺眼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从柯祺的眼里一路烧到了谢瑾华的心里。
柯祺哄谢瑾华已经哄出经验来了。其实也不能说是“哄”吧,“哄”有说假话骗人的意思,柯祺却从不会恶意地欺骗谢瑾华。他很快又想好了一个理由,故作乖巧地说:“谢哥哥,若我和你同一科,那么你一路县试、府试、院试拿下小三元,我就算考得特别好,也肯定只能屈居第二了,还不如我们分开。”
有小三元,自然就有大-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都能得第一,就是所谓的大-三元。
若只论才华,柯祺是真的相信谢瑾华有六元及第之才,但科考在很多时候特别看重运气,还看重考官们的偏好。因此,柯祺觉得谢瑾华连中小三元绝对没有问题,但之后的会元、状元就很难说了。
所以,柯祺此时没有拿大-三元说事。
“我们分开考,你在前一科努力拿下小三元,我在后一科也能拼一把小三元,如何?”柯祺说。
说这话时,柯祺在心里为自己捏着一把汗。这个世界上总不乏天才。柯祺觉得自己不算天赋型选手。安朝能人辈出,他不是谢瑾华那样的学神,真想拿下小三元,接下去更需要悬梁刺股的毅力了。
谢瑾华若有所思地说:“如此甚好。”
柯祺只说了小三元,谢瑾华却直接将目标放在了大-三元上。他和柯祺年龄相当,若恰好是前后两科的状元郎,世人在说起他们时,肯定会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如此不是更能彰显他们是一体的吗?
但谢瑾华知道,这样狂傲的话只能在心里想想。在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之前,他不能轻易说出口,否则夫夫俩肯定是要被天下书生群殴的啊!而实现一个目标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为之不懈地努力了。
嗯,我会努力的,也会督促柯祺努力的。谢瑾华如此想到。
柯祺此时还不知道,他搬起一块很大的石头,压在了自己的脚上。所以,功课又……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