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农家子的奋斗 木瓜乙 1638 字 6个月前

这个时候的人们,只要没有分家,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家中的一切收入和支出都统一由当家人做主安排,然而媳妇们的嫁妆一般是不算在内的,这是属于媳妇的私房,不管是自己存起来还是补贴家用,都是由媳妇自己安排,如若不然,传出去说婆家连媳妇儿的嫁妆都吃干抹净,不好听不说,只怕远近的女子都不愿意再嫁过来了。这是大齐朝历来的风俗规矩,所以,李王氏的银钗不见了,也是一件大事。

这些日子,正值农忙之际,一大早的,家里所有人都下地干活去了,唯一在家的只有小叔子李喻,而李喻这个人,在整个村都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平日里就游手好闲,小偷小摸更是不在话下,不用说,就是这个瘟丧干的事。

果不其然,一问之下,有在家中玩耍的小儿子就说看到小叔进过房间。这下子可就不得了,李王氏直接就闹将开来。

“哼!你说东西不见了就不见了?没凭没据的,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婆婆李赵氏放下手中的针线篓子,不满的看大儿媳妇一眼道,她倒也不是护着三儿子,只是大儿媳妇吵吵嚷嚷不依不饶的态度让她不耐。

李王氏气急,看了公公李文才,也不理婆婆李赵氏,她也知道家里的大事还是李文才做主,“爹,你倒是说句话啊!”

李文才坐在堂屋的屋檐下,眉头紧锁,“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听到大儿媳的话,沉默着没说话。

老大李成是个老实汉子,见状四下里看看,轻轻拉了拉自己媳妇儿的袖子,小声说道:“你小点声儿,你这么闹得街坊四邻都知道了。”

李王氏自然是不服气,就没见过这么窝囊的人,自己的东西被偷了,还不许人说了不成?狠狠甩了一下衣袖,瞪了李成一眼,“既然敢做,还怕人说?今儿我不管这么多,我把话撂这儿了,我这银钗是我的嫁妆,被人偷走了,爹你要不做主,我便是告上衙门,我也有理。”

“够了!”李文才开口了,眉头却锁的更紧了,朝着一边的二儿子李顺道:“老二,你马上去把老三这个畜生给我找回来,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现在立刻去找,说不定还能将东西给追回来,不然,这东西也不知道会落在赌桌上还是哪个女人的头上去,想要追回来就难了。

老二李顺是李家比较聪明油滑的一个,他一直在清河镇上做帮工,这几日农忙方才回家中帮忙麦收,没想到居然出了这种事。

李顺答应一声就要出门,却在门口时被自己媳妇儿给叫住了,“这种事,你不要多插手,把爹吩咐的事做好就行了,其余的别管啊!”

老二媳妇李何氏,是个聪明的女人,此时怕李顺讨不着好,特意提点两句,李顺平日里也常听自己媳妇儿的话,此时也听进了心里,点点头,就跑出去找人去了。

李家现在当家人李文才,平日里沉闷寡言,却很有威严,他的话还没人敢反对忤逆,婆婆李赵氏,有些刻薄小家子气,看谁都不顺眼,只除了家里的大孙子。

李家兄弟三人,老大李成,媳妇李王氏,膝下有两子一女,大儿子李兴彦十二岁,从小就聪敏,学习上很有天赋,目前在镇上的私塾读书,听说明年有望考童生试,他现在已经成了全家人的希望,一大家子人省吃俭用就为了供他读书。小儿子李兴昌六岁,正是皮的时候,今早就是他看到了三叔去了他们的房间。女儿李秀儿今年八岁,已经很懂事的能帮家里做事情了。

老二李顺,媳妇李何氏,是镇上的小户人家之女,也是看李顺头脑聪明,这才将女儿嫁了过来,两人成亲以来,倒也恩爱有加,只是遗憾的是膝下就两个女儿,大女儿李巧儿十岁,已经开始学女工刺绣了,二女儿李慧儿五岁,李何氏如今肚子里又怀了一个,这一胎也不知是男是女。

老三就是李喻了,已经快二十岁了,按理说早就到了娶亲的年纪了,然而,他的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还爱赌,臭名声早就传遍了七里八乡,谁家的姑娘敢嫁过来让他祸害?因此到现在都还单身。

老四李娥,是李家这一辈唯一的女儿,目前也不过才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