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说一边朝外面有走去,“我倒要好好去看看热闹,沾沾喜气去。”
不提李家院子的愁云惨淡,李喻院子里却热闹非凡,李喻他们还没回来,就由李文田和族老李七爷帮衬着招待众位报喜的官差,村子里的人也都乐意帮忙,这家拿只鸡出来,那家拿些老腊肉,还有李三婶子提着鸡蛋过来,至于青菜白菜只要地里有的,都给摘了下来带了过来。
李娥则领着众位婶子在厨下忙着烧茶递水,煮菜做饭,势必要好好款待前来报喜的人。
李何氏进来也开始帮忙起来,李娥见到她心下奇怪,问了一句:二嫂怎么过来了。
李何氏心情好,随口瞎扯了一通,便也没人管她了。
最终,报喜的官差吃饱喝足,带着村长给的喜钱,又说了好多吉祥恭喜的话,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喜钱是之前李喻走的时候留下来的,就怕万一有个急用什么的,现下却拿了一部分打赏官差老爷,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李喻回到村子的时候,所有人听到消息都迎了出来,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一口一声李老爷,听得李喻满头黑线,他有这么老吗?他才二十啷当岁,一个大小伙子被他们给叫成了七老八十的老爷子,实在不爽得紧。
李喻连忙打住了这个叫法,谁要再叫他李老爷,他可就要翻脸了啊!
李文田捋着胡须笑眯眯的道:“你现在已经中了童生了,再下去就是秀才老爷,举人老爷,早晚也得这么叫的。”
李喻摆摆手,“得了您呢,随便你们怎么叫,李老三也好,喻小子也罢,就是别叫老爷,生生给叫老了一头去。”
这话一出,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起来,这李喻真成了读书人了,可他却半点都没有读书人的那点傲气,还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
这让村里人又多了几分亲近之意,看吧,这李喻才是能真正让大家信服的人呢,是他们双河村养出来的读书人,哪里像李兴彦,去镇上读了几年书,就真当自己不是农家人了,每每回村时遇上了,也都一副眼睛长到天上的样子,就算别人好声好气跟他打声招呼也是爱搭不理的,久而久之,村里人也都渐渐疏远了,要不是想到李兴彦是这双河村唯一的读书人,谁还愿意用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
现在好了,这李喻出息了,不仅带着村人挣银钱,还能考中功名,等将来李喻一路青云直上,考秀才,中举人,双河村那可就远近闻名了。
李文田也跟着笑了一会儿,才说道:“行吧,三小子,今日你回来,村里给你接风洗尘,也庆祝你考中。”
知道是村里人的一片好意,李喻也没有推辞,拱手谢过了大家,于是村里人便散去,开始准备起来,杀鱼宰鸡自不在话下。
“三小子,这李兴彦没跟你一块儿啊?”李文田等人都散去后,才拉着李喻悄声问了一句。
李喻有些奇怪,不明白村长问李兴彦干什么,他跟李兴彦关系不好,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儿,县试李兴彦张口闭口说他作弊,最后闹到了县太爷那儿去了,也幸好他证明了自己,如若不然,自己可是得被他给害进大牢里面吧,结果他李兴彦害人不成终害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判打了三十大板,算是丢尽了脸面,于是李兴彦对李喻更加仇视,如果真要文艺一点感叹下的话,大概就是既生瑜何生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