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便放手让她去做,也没离开,就在一旁念叨起来,“唉!好不容易才过上好日子,这一场接着一场的雨怎么就不能让人安生呢?老天爷啊?可开开眼吧,别再降灾了啊!”
“您就放心吧,老天爷会眷顾我们的。”张黄氏接口道。
“呸!什么老天爷眷顾,还不是有李大人,这莒平县自从李大人上任以来,就没有见到过水患了,你是新过门的不知道,以前莒平县年年都闹大大小小的水患,年年不得安宁,现在可好了,李大人主持修河堤,这才没见到水患了,只是今年这雨下的特邪门,一连半个多月了也不见停歇。”余氏说到这里重重叹息了一声。
张黄氏早就听婆婆念叨过无数次了,也只是好脾气的笑笑不说话了。
她是外县的人,今年年初才嫁到这莒平县来的,只听说莒平县的官是个好的,从不盘剥老百姓,还免赋税,百姓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能嫁给莒平县的人,那可就是有福气的,她当家的张大发是在县衙做事,是吃公家饭的,有俸禄,生活条件也好,只是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事儿太多,常常十天半月的不回家。不过她也能理解,看看周围人一说起她当家的,哪个不羡慕的,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上两句,每每这时,她就欢喜的不行,她是真的嫁对了人。
现在她当家的正在李大人的带领下,在河堤那边防汛呢,嗯,大发就是这么对她说的。
耳边听着婆婆的念叨,伴随着巫子外滴答滴答的雨声,令她也不由自主忧心起来,但愿不要发大水才好。
哎!她得赶紧熬好了姜汤给自家男人送过去,让他们大家都喝上两碗去去寒。他们淋着雨在外面河堤上忙活,可别把风寒给染上了。
忙活了半个时辰,姜汤终于熬好了,张黄氏手脚利落的盛在一个木桶中,想了想,又从碗柜子里摸出两张白面饼来,贴身揣在怀里,嘴里说道:“娘,我顺便给大发揣两张饼,他饿了再吃。”
“好,好,去吧,路上小心些。”余氏点头,“也只有这两年才有白面饼吃,三年前哪里能见到白面,能有野菜粗粮饼就已经是不错的人家了,唉,那味道不说,只吃一口就能将嗓子给划破……”
张黄氏知道婆婆念叨起来没完,也没搭话,穿戴上蓑衣斗笠,提起木桶就冲进雨里。后面远远传来婆婆余氏的声音:小心着些,早些回来。
张黄氏抿抿唇,这个婆婆除了唠叨了些,其他都很好,他男人大发对她也好,她这是落进了福窝里了。
路上也碰到了三三两两跟她一样的妇人,或是送姜汤,或是送吃的,张黄氏赶紧几步,跟她们走到了一堆,大家说着话,也就没觉得路程远了。
黑压压的天幕像是要从头顶上给压下来,河堤上人头攒动,大家都冒着雨,来来回回的忙碌着。
张黄氏问了人,在别人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浑身裹着泥浆的张大发,她有些心疼,急步走了过去。
张大发见到张黄氏,放下肩头的沙袋,嘿嘿一笑,“你怎么过来了?这么大的雨,不好好在家待着。”
“张大哥说的什么话,嫂子这不是关心你么。”周围的人跟着起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