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人英明 无边烟雨 2115 字 5个月前

陈瘦石几乎一下马车就被吸引住了,眼前的山不算高,但树木蓊郁,满目清凉,果然如县志上所说,有“苍松千章,修竹万竿”。

环山是一汪绿色的湖泊,那是满山树木倒映的绿色。“那醉人的绿呀”,杨榛不禁想起朱自清的散文《梅雨潭》,不见镜泊湖,怎知他写的绿是如何的美丽,“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原来世上竟然真的有这样美丽的绿色。

他真想跳进湖里,像一条鱼儿般尽情游弋。

“美人鱼,鲛人。”他喃喃,“这里应该有她们的传说故事。”

陈瘦石不动声色地看着他,像在研究一样新奇的事物。上一次在府里后园,这一次在湖边,他都露出了那种沉迷的、陶醉的表情。这表情真的令他心动。

他也听到了他的低喃。

“鲛人?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

“哦,大人。鲛人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美人鱼,鱼尾人身,美丽不可方物。她们生活在海里,可当她们喜欢上人类的时候,她们的鱼尾会变成脚,走到陆地上来……”

“我只听过鲛人会织鲛绡,入水不湿。她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从未听说什么美人鱼,还有鱼尾变成脚。”

“大人。”杨榛为这个灵感兴奋得有些忘形,过来直接拉住陈瘦石的手,“您想想,若是我们为镜泊湖编一个美人鱼的传说,那有多浪漫啊!一定会吸引许多诗人词人过来的。”

陈瘦石被他脸上洋溢的那种生动的喜悦而感染,嘴角也露出温柔的笑容:“好,那就由你去编。”

“是,是,大人。”

“我们走吧。”两人往上山的路而去,走了好长一段路,陈瘦石才发现,自己的手被杨榛拉着,一直没放。

蓦然,山里传来悠长的钟声,透过树木的间隙,可以看见寺庙的黄墙黛瓦,还有悬山顶的屋檐。

陈瘦石悄悄缩回了手,道:“永莲寺到了。”

他们从山门进入,来到正殿。一名面目清秀的中年和尚走出来,打量二人,须臾道:“两位施主,可是进香么?”

陈瘦石道:“正是。”

和尚看了陈瘦石一眼,道:“看公子面相,非富即贵,怎会到我们这穷山鄙寺来?”

杨榛心道:这和尚倒是精明,逢人就夸别人非富即贵吧,想多赚点香油钱。

他心中刚一转念,那和尚便看向他,郑重道:“这位施主,你眉间开朗,却心有郁结,若是愿意,贫僧为你开解一番,如何?”

杨榛吓一大跳,这人难道真是神僧,居然能看出他有心事?不,不会,肯定瞎蒙的。

陈瘦石倒颇有兴致:“哦?大师父瞧出他有心结?不妨说来听听。”

杨榛忙道:“属下不信,大……主子别听他瞎说。”

和尚道:“贫僧是鄙寺方丈,名唤秋临。”

“原来是方丈大师。”陈瘦石道,“我这下人无礼,还请勿怪。”

秋临方丈道:“不妨。小施主,佛经有云: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你恐怕求不得啊!不如放下。”

杨榛胸口像被重拳砸了一下,几乎听到自己心脏被震碎的声音。他咬咬牙,这和尚神神叨叨,我才不信这个邪。

第17章 第十七章 亲密接触

“方丈大师真是慈悲,处处点化世人。”他扬起脸笑道,“不过我这人没心没肺,乐天知命,向来没啥追求。大师所谓的求不得,在我身上绝不会发生。”

秋临方丈合十道:“善哉,善哉,小施主果然这么想,那就是造化了。”

杨榛默然垂下眼睫。从陈瘦石站的角度看过去,他长而密的睫毛像一片羽毛似地盖在眼睑上,只是这羽毛似乎带了些雾气,轻盈中透出些朦胧与脆弱。

他心头一动,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慢慢涨起,像春天的水一样,很快涨满了他的心湖。

“杨榛,”他轻唤,“我们去寺里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