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像爹爹一样高吗?”二宝觉得爹爹是最高的人,他想长得像爹爹一样高。
“嗯...如果二宝每天多吃一点,吃很多很多菜,吃肉,吃鸡蛋,还要多运动的话,可以的。”
顾北知腿有点麻了,站起来活动一下,一边回答二宝的问题。
大宝不干了,拉着顾北知的手,“爹爹,大宝也要长高!长那么高!”大宝使劲抬起胳膊比划。
“哈哈哈,好,大宝也长高高,大宝、二宝都长高!”
顾北知乐的不行,“好了好了,咱们该出门了,王五爷爷在村口等咱们呢。”
“走咯!”“出发!”大宝和二宝一听,赶紧拽着顾北知往外走。
关舟在后面跟着,脸上也挂着笑,瞅了一眼各个屋的门都锁好了,出了院子又把大门锁上,一转头看见父子三个手牵手站在不远处等着他。
“小爹,快来!”大宝闲不住,撒开爹爹,吨吨吨的跑回来拉住关舟。
关舟被大儿子拉着,一起往前走,不远处,是他变得温柔体贴的夫君和乖巧懂事的二儿子,突然觉得今天的天气十分好,阳光明媚。
......
到了村口,王五叔已经抽着旱烟在等了,看见他们一家四口,尤其是两个活泼的孩子,王五叔笑的慈祥,“大宝、二宝,快到五爷爷这儿来。”
大宝现在跑的可快了,“五爷爷!大宝要做牛车啦!”
“对对对,大宝来,五爷爷抱你上车去,咱家大黄拉车拉的可稳啦。”王五叔抱起大宝放到牛车上。
顾北知也抱起二宝,放在大宝旁边,关舟上车的时候还伸出手让他可以扶着借力。
“五叔麻烦你了。”
顾北知想在地上跟着走,牛车上只坐爷仨还宽敞不少,王五叔让他也上车。
“大郎也上车,今儿人少,咱们都坐车,让大黄走快点,别耽误你们的事儿咯。”
顾北知上了车,挨着二宝坐下,对坐在车辕上的王五叔说,“五叔不用着急,今天就是带孩子去转转,没啥事儿。”
王五叔赶着大黄牛迈开步子,“那就好,咱们走稳当点,省的俩孩子颠的慌。”
“哎,好。”
牛车其实就是车轱辘上放了一个木头框子,框子底下有一层木板,走起路来确实是颠,要是慢一点还好,快了得把人颠散架了不可。
不过在村里这已经是很好的交通工具了,赶上镇上有集的时候,村里头的妇人、夫郎们会结伴儿坐车去赶集。
那一路都叽叽喳喳的,热闹的很,王五叔都练出来了,不管多吵都当听不见,赶车的时候也不爱说话。
大宝和二宝还是第一次坐牛车呢,新鲜的不得了,左看看右看看,一会儿也不老实,顾北知怕他们受伤,让关舟管着大宝,他自己抱着二宝。
其实路上也风景也就那样,路两边都是地,有他们村的,也有别的村的,还有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树林。
大宝和二宝却看的目不转睛的,顾北知由着他们看了一会儿,捏着二宝的脸逗他,“二宝,二宝。”
二宝抬头看他,“爹爹?”
“二宝还记得今天早上爹爹教的字吗?”顾北知也不是非得考验孩子,就是觉得老盯着两边的田地看,眼睛都快不眨了,多酸呀。
“记得!”二宝自豪的应着,挺起小胸脯,“爹爹,我给你背诗!”
“好,”顾北知叫大宝一起背,“大宝也背,多背几遍才不会忘记。”
大宝也应了,于是两个孩子一起背起了山村咏怀,清脆而整齐的背诵声,让前面赶车的王五叔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想到自家快八岁的大孙子,王五叔突然羡慕起大宝、二宝来,有个秀才爹,读书都不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