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二戒疤的僧人往来其中,敛息默声理佛,诺大的宝殿宇灯火辉煌,却毫无人声,庄严肃穆。
然而,这不是五十多年前的甘苦寺。
那时的甘苦寺,山门是光秃秃的一道石门,寺门是两扇古旧的呈现出木材纹理的木门,墙缝石隙青苔处处,红漆泥金大都剥蚀,牌匾大都斑驳。
寺里用度紧张,却还经常布施百姓,于是寺里头只能节衣食。寺里除了供奉的灯烛,僧众们用的灯烛是截成几段来点的,三日才一小段,扣扣搜搜的用着。
一嗔大师房里那盏旧油灯,灯芯常断,童殊夜里点灯,时不时还得顾着灯芯是不是尽了。
然而那时的甘苦寺却频出大能,在一嗔大师之下,同是一字辈的师兄弟里便不乏修为佛法高深之人,空字辈里更是英才遍出。那时甘苦寺的苦行僧只要带一只旧铁钵,走到天下哪一处,都能轻易化到缘。
世道沧桑,人心不古。
一代名刹,能披上一身金衣,却换不上更高深的阵法。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好好一座以苦行著称的古刹清门,居然供起了净衣系。
卯时初。
寺门大开。
早已等得心急火燎的香客涌门而入,去抢那头道香。
然而,早在一柱香前,童殊已经见到有几位老和尚簇拥着一行人,进了大雄宝殿,想必那头道香已经燃了。
此时那行人正出大殿,前头开道的小和尚八字散开,陪行的老和尚落后半步跟在后头,那行人的首领之人抬步迈过红漆的高脚门槛,抬首望向天色。
正与童殊相对。
童殊本是漫不经心地轻扫一眼,瞥见一抹极雅极贵的身影立在檐灯下,眉目疏朗,丰采高雅。
童殊认出那人是傅谨,不由凝眸瞧去。
一瞧之下,童殊猛地坐直了。
这个人不是傅谨!
身姿一样,面容一样,但不是傅谨!
因为童殊从那张脸上,看到了自己做下的记号。
那张脸是假的!
那张“傅谨”的脸,是用他故意被阿宁偷走的那张山阴纸做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章密集地抛线索,大家有否接近结局的感觉?
我个人感觉进度条有80%了,给自己加油!
接下来要写好多大场面,而我最近又特别累。隔日更,我应该是没问题的。
在状态好时,我会争取日更。
其实越是写到后面,越不能急,一个大场面如果分成3000多字一章,会很破碎。我就算是隔日更,一章也会粗长许多,以保证阅读的节奏感。这样算下来,一周更新的总字数并不会比日更差多少。
求评论,两天内的这章的15字以上评论都发红包哦。
上一章大家留的文名,我还在考虑中,所有留文名的,都发了红包。如果有选中的名字,我会给那位读者发大红包。
-----------------
感谢在2020-04-21 23:12:00~2020-04-23 22:14: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