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童殊舒一口气,不必立刻尴尬地面对景决了。

便听王婶一边摘着菜道:“公子你来了真是太好了。”

童殊疑惑:“我怎么了?”

王婶道:“我到此处几十年,是第一次见景先生面色松快些。”

“他常来?”

“每年冬天来几次。”

“他每次来这里做什么?”

“景先生每次来,都做一样的事,提一打秋露白,排成一行,他自己喝去半壶,剩下的放在屋檐上,半夜时走,嘱咐我们等酒干了取下来。”

半夜时走?童殊心中一动,明白了景决每次半夜就走是为了赶回戒妄山做回辛五替他守夜,他心中有些疼,声音便放得轻了道:“放屋檐上做什么?”

“景先生没说过,我们也没敢问。我看着像是邀好友共饮,但这五十年多,从未见他等的人来,今日是第一次见景先生带了您来。我们一开始以为,您便是景先生等的人,可一看您年纪又不像。”

童殊心中已经知道景决等的是谁了,低声道:“哦。”

王婶继续道:“景先生一定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几十年重复做一件事情,实在令人佩服。”

童殊想,可不是么。

臬司仙使,恪守律规,注定要重复日复一日的枯燥,只有冷漠且有十足耐心的人才是天生的执道者,不出意外的话景决将会一丝不苟过完一生。然后飞升或是殒落,不管哪一种结局,都将是可以单篇立传写进仙史浓墨重彩歌颂的英杰。

童殊想,如果没有他搅乱了景决的一池静水,景决那样的人是该成神的。

往后王婶絮絮叨叨说着杂事,她与王伯不是家养仆婢,没有大户人家里的那些规矩,说起话来自来熟,很有乡野风味。

而童殊心思已飘向别处,却是一个字都听不进王婶说的什么了。

---

童殊想起来了。

他曾与景决在这屋檐上喝过酒。

那是他入魔王境后两三年,路过此处,已近黄昏,见此处乃八百里长河源头,湖边成群白色大雁盘旋归巢,落日、余晖、晚霞、鸟归,他蓦然便住了步子,临水坐下,不知不觉便瞧过了时辰,错过了露头。

他顶不愿赶路,索性在附近寻了这间无人的破房子,提了自市集上打的秋露白,坐在屋檐上看着白雁划过圆日,成群归巢。

忽然非常想念芙蓉山的石镜湖。

想石镜湖边的北麓小苑。

想小苑门边等他归巢的女子。

正心中寂寥时,却见一人踩着余晖缓缓行来,他也不管来人是谁,便出声邀对方共饮。

对方一仰头,陆殊看清对方的脸后深感意外,在此山野之地,竟能遇到熟人。

他乡遇故知,不管是否曾经为敌,在良辰美景之下都放下芥蒂,陆殊喊道:“好巧,洗辰真人,与本座一起喝壶酒如何?”

再次意料之外,景决竟然应了。

只可惜,酒只有一壶,陆殊喝过半壶,有些不舍,不过还是递给了景决。

景行宗戒规森严,是禁酒的,景决对陆殊递过来的酒,愣了愣,却还是接过了。

有了人陪,陆殊那股莫名的乡愁便散开些在酒香间,心思不那么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