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姜班主画的自己的那张脸就很好看了呜呜呜原来司老师画了也这么好看,我是不是可以臆想一下我要是画成这样也特别好看。】
【楼上你也在想屁吃。】
画完脸,姜清拿了一条长长的黑带子出来。
准备缠头。
所有的京剧表演基本都要缠头,从额头那里开始缠,一路把整张脸缠着往上提,直到眉毛和眼线75度为止。
【嘶……我的脸开始疼了……】
【我之前看姜班主发的图以为眉毛是往上画的倾斜角度,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拉扯上去的。】
司星也是头一回弄这个,额角隐隐作痛:“其实这一步是为了唱戏的时候保证脸谱化,不让戏剧演员做太大的表情,破坏整个脸谱的标准。”
他感觉自己好像被往上提了两公分:“嘶,真的有点疼,这个不熟练的人轻易不能尝试,不然会让你怀疑人生。”
【哇,辛苦司老师啦!】
【辛苦司老师了!戏剧演员也好辛苦呜呜呜呜。】
司星看见这些弹幕心里一暖。
有人鼓励的感觉真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我都在内容简要里标了是关于哪些的,大家可以看感兴趣的!
最后一句话也是我想对追到现在的读者们的感谢
这本书从开始写的那段时间,一直到现在其实我都挺忐忑的,因为三次的一些事情,这一大段时间我的负能量很重,每天都在怀疑人生。
但是这本书我写的很开心。
每天什么都不用想,只要开开心心地码字、更新。
因为我知道这本书会给你们带来快乐。
而你们的追更和鼓励会给我快乐,谢谢你们鸭!感谢在2021-03-05 01:43:19~2021-03-06 20:40: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芸香5瓶;黎洛酱吖、枫香脂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4章
花脸只是开始,缠完头以后还要贴片。
贴片是清朝时期的秦腔名旦魏长生发明的,最开始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融合了汉调、昆曲和秦腔,才有了最初的京剧,因此,秦腔名旦发明了贴片以后,京剧也采用了。
最开始的时候贴片并不是像现代戏剧那样一圈一圈的,而是月牙形的,像发箍一样贴在额头上,后来是梅兰芳先生将其进行了改良,形成了现代的水滴形贴片。
司星问姜清:“其实我一直不太懂为什么要贴这个。”
姜清一边捋假发丝,一边说:“旦角基本都是男的,演的却是女角色,脸部线条不够柔和,所以要用片子修饰一下,而且戏剧起源于清朝,那会儿的男角儿也是要剃头的,只留后半段,就用片子假装成鬓发。”
主要是额上七小弯、鬓边两大柳。也有额上齐眉穗、鬓边两大柳的。
司星摸了摸假发丝:“这是真头发么?”
姜清摇头:“不是,哪有那么多真头发用来贴的,最开始的时候这个都是用纸做的,往上头抹生漆,晾干了再贴,但是后来生漆太伤头发和皮肤了,就改成了真头发,不过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儿了,现在都是高科技仿生的了。”
【看到头发瞬间头皮一紧,想起了托尼老师给我剃头,卡擦一剪刀我就没了。】
【楼上你这个话有点歧义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