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在其中又算什么呢?连皇帝都知道,吴地的事情要与周瑜商谈,而不是与他这个名义上的吴侯。
孙权缓缓睁开眼睛,不知道他如今觉醒,是否还不算太迟。
“步骘。”孙权低声唤道。
步骘就等候在房外,闻声一步进来,垂眸拱手,恭敬道:“骘在此,吴侯有什么吩咐?”
孙权上下打量着步骘,见他十七八岁,年少英武,又出身大族,只是这一支弱了些。按照周瑜的说法,皇帝是要在吴地剿匪的,正是用本地青年勇武者之时。他这一年多来,将步骘带在身边,倒是也算半个自己人了,此时想了一想,便问道:“步骘,眼下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你可愿去?”
步骘跟随在孙权身边,做着长随一样的差事,就是在等一个被任用的机会,闻言心中大喜,面上不露,恳切道:“骘但凭吴侯吩咐!”
而周瑜离开步氏别苑之后,就再次入行宫去见皇帝。
虽然周瑜已经与张昭、孙权传递了消息,改变了此前的计划,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立时就要把这计划下达给豪强大族。这就好比两人下棋,一人走了一步,那就要等对方走一步之后,才会继续走下去。否则若是一人把筹码都摆了出来,另一人却掀翻了案几,那要如何善了?
所以现在周瑜接了皇帝的邀请,改变了张昭与孙权原本的计划,就是周瑜走的一步棋。
而皇帝得到这个消息后,就该按照湖心亭中的蓝图,再展现更多的诚意。
如此一人一次,一步一步,双方才能实现最后的大合作。
“陛下,周公瑾来了。”淳于阳上殿通报。
刘协微微一笑,止住了与曹昂的谈论,道:“请他进来。”
待到周瑜入殿,刘协一见他的神色,便知道昨日那一曲《凤求凰》,终究还是打动了他的心。
当下刘协不必他再说什么,亲切招手道:“公瑾上前来,朕方才正与子脩在谈论吴地剿匪之事。北边与中原的士兵来此是要水土不服的,他们既不习惯水战,也不习惯往这东南的密林之中行军,瘴气让他们生病。到时候朝廷要白白折损许多士卒,还达不到效果。所以朕与子脩正在商议,想着不如就从荆州调兵。荆州兵马,既熟悉水上作战,也熟悉林中作战,只是于此地的山势地形,还需要公瑾你的人带一带。从荆州调兵之事,公瑾以为如何?”
周公瑾闻言,若真得荆州兵马助力,那吴地剿匪一定会更快。只是同时他戒心未完全去除,想着皇帝此举怕是也有以荆州兵马节制自己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