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珝坐在战车上,手拿单筒望远镜看着中军的厮杀。
李牧中军十万,王翦中军九万,双方兵力原本相差无几,王翦主攻,李牧主守,二十万大军短兵相接,厮杀极为惨烈。
司马尚的右翼大军看不到情况,不过想来也已经与蒙恬交战,就看司马尚能否突破蒙恬的封锁了。
李贺带领一万五千骑兵从正面强攻王翦中军,王翦分兵一万相抗。
整体战局还是李牧这边战局优势,哪怕王翦将百战穿甲兵安排在了中军,可盾牌大阵就是骑射部队最大的克星。
与之相比,姜珝所在的左翼大军,却是平静的出乎异常。
若领兵之人不是姜珝,而是换成另外一个人的话,只怕难免会被人骂为怯战懦夫。
可姜珝不战,那就是诡计多端。
事实上,王武此刻的确左右为难,他的任务是挡住姜珝的大军,不让姜珝有机会绕袭王翦中军后路。
按理说,只要姜珝不动,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可姜珝却分出一万五千骑兵正面攻击王翦的中军。
若是从一开始,李牧便从姜珝麾下调走一万五千骑兵加入中军,那和王武完全没有关系。
可姜珝却是在开战后,分兵攻打王翦的中军。
两者看似相同,可实际意义却是完全不同。
在开战之前,李牧便从姜珝麾下调军,那和王武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可姜珝却是在开战之后,分兵攻打王翦中军,这几和王武有关系了。
至少一个阻挡不利的罪名要落在王武头上。
若姜珝全军进攻王翦中军,王武亦可挥军迎上,与姜珝大战。
可姜珝只派了少数兵力攻打王翦中军,姜珝的左翼大军,依然还有三万五千的兵力,总兵力依然要超过王武的三万人马。
这就让王武很难受了。
他虽未损兵力,也未曾战败,可王翦战败,他却要担主要责任。
因为王武抵挡姜珝不利,才造成战局失败。
没错,姜珝就是靠着兵力优势欺负王武,同时也是姜珝自信,哪怕双方兵力相同,我也一样有实力突破你的封锁。
若换成司马尚,就未必敢如此了。
这也是李牧初见姜珝时,就欣赏姜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