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时光流逝。
又是三个月的时间过去,秦国与赵国的战事依旧没有分出胜负。
王翦与李牧连番大战,双方兵力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鲜血积红的战场,便是连日的雨水也冲刷不尽。
而姜珝与李牧这边却是平静异常。
蒙骜似乎真的已经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三个月的时间,除了必要的试探之外,几乎没有主动进攻过姜珝一次。
姜珝自然也乐得和蒙骜僵持,姜珝兵少,那么姜珝不主动进攻,天下人也说不出姜珝什么。
当然,仗可以不打,但态度还是要做的。
三个月来,姜珝每十日便上书邯郸,求情扩军至二十万,而后再与蒙骜决一死战。
只是以一次上书都如泥牛入海,不见丝毫回应。
姜珝也知道,娼后已经开始不信任自己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大概是秦国大军压境,姜珝与赵嘉暗中勾结开始的吧!
没办法,赵王迁母子抗秦的意志不够坚定,姜珝只能弃其而去,选择坚定抗秦的赵嘉作为朝中内援。
平心而论,哪怕这一次赵国真的击退了秦国,姜珝也不可能扶持赵嘉上位。
因为赵嘉不符合姜珝的利益。
但是在抗秦一事上,姜珝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立场,坚定的站在抗秦阵线上。
抗秦的代价是巨大的,赵国士兵伤亡数万,但国内饿死的灾民,人数已达十数万之多。
为了让前线几十万士兵有足够的力气打仗,邯郸的军粮一波接着一波的送到李牧军中,这中间还发生过十几起灾民抢粮事件。
可即便如此,李牧军中的军粮仍然紧缺,士兵的意见很大,李牧也只能凭借威望镇压军队。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或是被时代的浪潮碾压粉碎,或是顺应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对于赵国百姓来说,是选择灭国,还是选择饿死,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如果让后世之人来作答,他们会认为秦国与赵国都是中原人,大家都有共同的祖先,何必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便如姜珝这般,早已知道了历史的变迁,对于秦灭赵国自然不会有什么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