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视听语言,表现愉悦与否的方式也固定。
光线充足、整体色调为暖色调,并且最好用仰拍镜头,景别选中近景。
赵秀诧异地看了岑诀一眼。
这个地方光线不好,他当然知道。
他好奇的是岑诀的态度,完全没有新人导演的状态,在年纪阅历都比他大的合作伙伴面前,说话也颇为笃定。
赵秀试探着问:“要不,上两个4k的镝灯?那光线也足够模拟日光。”
谁知道岑诀依然一口否决:“厨房空间小,人又多,镝灯带可燃气体,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我们如果三月开始拍,到了四五月温度升高,厨房里根本没法呆,演员的妆也会留不住。”
赵秀默默闭上了嘴。
他本来想试试岑诀懂不懂行,但没想到导演小小年纪,比他考虑事情还要更充分些。
“那怎么办?”
岑诀沉吟道:“把厨房换个地方。”
赵秀忍不住挑眉。
换地方可不是个小事,除了费时间外还有点费钱。
不知道制片人会不会同意。
赵秀想到这里,忍不住抬眼去看岑诀,他想听对方怎么说。
岑诀没有说话,他只是又在厨房转了一圈,直皱眉。
除了光线之外,厨房的大小也不够。
古代厨师并不是一个地位很高的职业,因此工作环境也相当难以保障。
水台、打荷、灶头等不同工种都混在一起,十几个人挤挤挨挨,夏天的时候热的满脸汗。
现实中一回事,但拍戏又是另外一回事。
女主角干活的时候,总不能摄影机进不去吧?
“出去看看。”心里有了计较,岑诀就未多言,上了二楼。
酒楼的二楼除了给散客坐的位置之外还有包厢,岑诀抬脚去了包厢,发现包厢的光线正好。
……如果将这个地方改成厨房。
岑诀想了一下,吩咐李开光去街上买了一盘炒粉,摆在包厢的桌子上。
一盘平平无奇的炒粉在光线的加持下竟然显得美味可口起来。
赵秀跟上来,见岑诀看着炒粉发呆,连忙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微单拍了一张。
效果果然不错。
赵秀颇为心痒痒,琢磨要是剧组能租个好点的摄影机,然后用大特写镜头来拍这个就好了。
拍美食,他也喜欢啊。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制片人愿意改地方。
这样的话,就得花钱。
岑诀接下来并没有再多说,而是与赵秀沟通到时候的拍摄角度、选什么景别,并且和灯光师讨论了灯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