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穿进男频搞基建 封玖 1549 字 6个月前

绑架朝廷命官,还想朝廷对他们和和气气的?

“他们对朝廷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并非天真。”

楼喻颔首:“如今他们手中有人质,又擅于躲藏,咱们该如何破解?”

霍延笃定道:“不用担心,一切都交给我,好吗?”

“好。”楼喻紧紧握着他的手,“一定要平安归来。”

“嗯。”

九月廿一,霍延亲率兵马,轻装简行,赶往南部三州。

彼时,江波的“商船”正停在占州码头,他们凭借豪气阔绰的姿态,受到当地富绅的热烈欢迎。

船上载着大量的玻璃品、丝绸、棉布等货物,当地商户都想分一杯羹。

商人的消息渠道广,江波等人试图通过他们打探到三州部族的消息。

而从这些商户的态度来看,他们根本不屑于朝廷的管辖,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当地部族的统治。

那些部落族长从不不轻易露面,导致他们一点有价值的信息都收集不到。

这件事,着实不太好办。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秋收之后,各地州府战后重建工作都已完成。

虽然秋收后国库增补了不少,但各地的建设还是让财政大幅度缩水。

楼喻翻着财政部的报表,开始思考该如何赚钱。

大盛谁最有钱?

非世家大族、豪商富绅莫属啊!

那么,如何将他们手中的钱变成国库里的钱呢?

楼喻找来礼部尚书郎平和吏部尚书薛齐。

“朝廷与北境互市,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互市监的官吏可定下了?”

虽说公市一年只开三次,但每一次互市的交易额都是巨大的,互市监需要筹划很久,且互市之后,还得处理后续事宜,算不上清闲。

所以,互市监的存在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薛齐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互市监已闲置将近四十年,以前有经验的官吏都已年迈,无法继续胜任,但年轻的官吏又毫无经验,微臣担心他们挑不起大梁。”

两国公市,可不是开玩笑的。

楼喻说:“总得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届时返聘那些有经验的长者担任互市监的顾问便可。当然,互市监官吏的选拔以通晓两国语言的优先。”

“臣遵旨。”

楼喻又问郎平:“互市也算是一种外交的方式,郎爱卿可知,以前的公市,朝廷是如何确定私商名额的?”

公市的交易者,一般包括双方认可的法定人员、政府官员及私商。

法定人员大概扮演监督的角色,政府官员代表的是朝廷,私商则是贩卖货物的豪商,一般以皇商居多。

能够参与公市,对商户来说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而且一次交易就能成千上万,谁都想得到这个名利双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