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贤,你应当知道当朝首辅与东厂勾结打压异己的罪名非同小可。”马文升语重心长,“受人弹劾实属正常,可用手中权势把人关入诏狱,犯了官场大忌!”
同朝为臣数十年,马文升自是知道刘健的为人做不出此等事。因此他才会在事情没闹大之前先点醒他。
刘健无力地靠在官帽椅上:“太子出招了。”
“一招致命。你必要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马文升接话。
勾结东厂还算小事。毕竟有成化朝首辅万安投靠万贵妃、勾结宦官的前例。但因言获罪的先例万万开不得。
刘健陷入沉思时,李东阳收到了在金吾左卫当差的叔父急信。
金吾左卫乃是宫中禁军之一,负责把守东华门。东华门靠近文华殿,朱厚照的很多消息都由李东阳的叔父提供。
“胡御史面见皇上弹劾在下贿赂国子监祭酒,打压国子监监生江瑢。”李东阳苦笑,“在下因在国子监读书的长子,有事拜托祭酒。与江瑢无关。”
谢迁诧异:“宾之从何得来的消息?”自从弘治帝处理了乾清宫人,乾清宫的消息少有流出去。
“还用说,定是太子故意传出。”刘健冷笑。
刘健统领百官,自然对几位重臣的家世、姻亲、交友了若指掌。李东阳有在东华门当差的叔父,随时可知文华殿的动态。能轻易得到乾清宫消息的非太子莫属。前后一联系,很容易做出判断。
马文升摸着胡子大笑:“咱们的小太子挺有意思的。为了一个匠人,硬生生把一件弹劾的小事闹大。把当朝首辅和阁臣逼入墙角。”
这次有英国公、遂安伯、杨廷和作证,亲眼看着朱厚照吩咐舒三反击。总算没人质疑朱厚照背后有高人指点。
“首辅大人,没必要为了一名匠人把事情闹大。”谢迁好声好气地劝说。
李东阳早有所料,反而不慌不忙。“绝不能把人交出去!太子年龄虽小,管仲之道上的见识不比我等弱上半分。一个匠人而已,太子动用手上所有能动用的人,以猛虎扑食之势寻人。绝非为了上等兵器那么简单。”
刘健发白的眉头挑了挑:“宾之,直接说出你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