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气得胡子抖。
“皇上宠溺太子,首辅难道指望皇上训斥太子不成?”马文升笑道。
吏部尚书屠滽面色发青:“太子如此胡闹,长大了可还了得!”不管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还是大刀阔斧改革官制的隋炀帝,当太子的时候全都安分守己。
留在文华殿的詹事府官员各个都像背景板,无一人吭声。
“咳咳!”接任萧敬秉笔太监一职的高凤在文华殿外清咳。
刘健冷冷地看向门外。
高凤手持圣旨笑容可掬地走到刘健面前:“皇爷命礼部右侍郎傅瀚升迁左侍郎,左中允杨廷和兼任礼部右侍郎。请刘首辅过目。”
过目!
此乃中旨!
“轰隆隆”,又打雷了!
刘健没有接过。他眼神晦暗,脸色比外面的天色更加的阴沉。
杨廷和突闻自己跨过正五品分水岭,一跃成为正三品重臣,表情错愕。紧接着狂喜之情涌向心头。马上,在太子身边培养出的谨慎让他理智迅速回归。立刻变得面无血色……
按照规矩,侍郎以下及祭酒由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廷推。廷推是明朝官员一代接一代从皇权手上抢下的权利,所有人都会极力维护。对进士出身的官员来说,官职若不经由廷推产生,而是由特旨任命的话,是一件极为丢人的事。
就如同特旨任命的传奉官,被文武百官集体抵制。
杨廷和十九岁中进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接着授官翰林检讨,入选詹事府。他绝对的根红苗正,是未来内阁的热门人选。虽然现在只是正六品,可前途无量。特旨提拔到正三品,绝对有害而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