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请功

弘治帝左看看右看看,皱着眉不悦地问刘健,“刘爱卿,无事启奏吗?”

“回皇上,臣的确有事起奏。但怕说出来惊扰圣体。”刘健满脸担忧不似做作。

弘治帝摆摆手:“王院使今晨把过脉,朕的身体恢复得不错。有事便说。”

刘健犹犹豫豫。

“朕恕刘爱卿无罪。”

“南直隶遭遇水灾,请求免去税粮。”

朱厚照心里的怒气一下子串到脸上,上前一步正欲和刘健说理。

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完工没几年,长江又发了大水。按说南直隶有疏通河道、应付水患的经验,为何频频遭灾?据东厂与囚牛商行南京分行的上报,长江两岸围湖造田、违规砍伐树木。当地官府和百姓都知道,就是不处理。

朱厚照不爱管这等破事,如果事事上心,他会长不高的。可刘健在今日提这个话题,明显是故意的!就是不让他们父子痛快一下。

“咳!”

弘治帝一声咳嗽。李荣赶紧把朱厚照拉回来。

“朕知道了。江南粮库本就缺粮,屋漏偏逢连夜雨。百姓苦啊!免了吧。”

弘治帝明面上不上朝不看奏章。实际上朱厚照会把每日会议纪要、奏章简报上报,司礼监、东厂也会把大大小小的朝政告诉弘治帝。江南的事很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朱厚照一半的心思在河套、一半的心思在赚钱,对江南的了解反而并不深入。

“皇上圣明。”群臣异口同声。

朱厚照冷笑:“父皇圣明的前提是国朝粮食充裕。若像去年一样缺粮闹饥荒,父皇是免还是不免粮税啊?弘治元年应天及浙江饥;弘治五年又是应天、浙江饥。弘治八年苏嘉松湖四府饥。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太湖熟,天下足’。是古人欺本宫,还是地方官员治理不善?”

众人请罪:“臣等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