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派发请柬

心情沉重的朱厚照没有出宫的兴致。让刘瑾组织报社的人办一场土地如何高产的演讲,试试实际效果。也算是拍卖会的热场。

“效果验证后,老先生到端本宫领5000两,给发大家。”朱厚照穷,可再穷也不能穷技术。人只会在金钱的诱惑下保持前进的动力。就像他坚持走向大海一样。

朱厚照的一举一动牵动八方。

锦衣卫在大明门和正阳门之间圈出一块场地。弘仁殿的匠人们拉起巨大的圆形帷幕遮住大家的视线。他们在帷幕里不知道捣鼓什么。由于有锦衣卫看守,好奇的百姓没能入内一观。

突然有一天帷幕被撤下。露出一个奇怪地建筑。石材呈扇形搭建出一条条台阶。台阶一共七级。第一级最矮,长度也最短。第七级最高,长度最长。前方是一个像戏台又不是戏台的亭子。亭子很矮,站在第四级长阶就可以看到亭子的顶。

京师好奇心的百姓聚在外围指指点点,和身边人分享自己的推测。

刘瑾站到矮亭中间清喉咙。

“咳咳。”咳嗽声向外扩散。站在百步之外的百姓也能清晰地听到。

“今天会由《京报》的主编胡寄垣先生给大家普及如何提高土地产出。想进来听的人依次坐上七级坐台。听完讲课后,每人获送一张彩票。仅限500人!”

刘瑾原本想每人给一斤大米。送大米是百姓们最喜欢的促销手段。但现在占城航线停止,大米能省就省。至于问为什么要送东西,没东西拿谁愿意听种田的知识。在京师内外城生活的人,很少有种田的农民。刘瑾觉得请说书先生上演讲台,也比胡寄垣聊什么提高土地产出吸引人。不过最近小爷心情不好,刘瑾可不想上前找骂。

听到有东西送,哪怕是一张彩票也足够让人心动。一盏茶的功夫,七级坐台500个名额很快坐满。

胡寄垣换上儒袍站到了矮亭中央。他很不习惯地抬头,让坐在最上面的听众看到他的脸而不是头顶上的四方巾。

“今日的主题是太子殿下定的。不过鄙人并不认为在座的会敢兴趣。不如我们聊点其他。有住在京师,家中有一方小院种花、种菜的吗?”

“有!”看台上有不少人举手。能有闲情看热闹的,大部分人家中必有薄产。